facebookPC

別亂擠!鼻貼拔的不是粉刺,食藥署揭「3種毛孔現象」一堆人搞錯

17 Jul, 2025
主圖來源:pexels
主圖來源:pexels

每天照鏡子,你是不是也曾被鼻頭上的「小黑點」氣得牙癢癢,恨不得拿出鼻貼來個大掃除?但先別急著開撕!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最近發出重要提醒:臉上這些小黑點可不全是該剷除的粉刺,有些只是你肌膚正常運作的「產物」,不用太焦慮也別亂動手!

延伸閱讀:亞洲1國家淪世界性愛觀光聖地?大批觀光客前往,政府卻不敢出手?

3種常見毛孔現象,別再一視同仁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食藥署「化粧品安全使用」粉絲團說法,其實我們臉上的毛孔問題可以分成3種:黑頭粉刺、白頭粉刺、還有最容易被誤會的皮脂管絲

首先是黑頭粉刺,它們最喜歡聚集在鼻翼、下巴和額頭,一旦皮脂和老廢角質堆積、氧化後,就會變成你看到的黑點。擠出來會有一根「角栓」的小條條,看起來特別療癒,但別太常動手,以免毛孔越擴越大。

至於白頭粉刺則是悄悄潛伏在毛孔裡,外觀是發亮的小白點,摸起來有點凸,因為皮脂腺出口被堵住了。不過這類粉刺特別「難搞」,很難一次擠乾淨,反而容易弄得又紅又腫。

鼻貼拔掉的其實是皮脂管絲,別誤會它!

圖片來源:pexels

最常被誤解的,就是「皮脂管絲」。食藥署提醒,這些細細長長、用鼻貼輕鬆拔起來的東西,其實是毛孔正常代謝的產物,由皮脂與角質混合氧化而成。外觀可能灰白或帶點淡黑色,摸起來油油的,對肌膚沒有壞處。

所以,別再對鼻貼的戰利品沾沾自喜了!皮脂管絲不是粉刺,不需要每週大動作清理,過度拉扯反而可能讓毛孔越來越粗。

保養有訣竅,別再「暴力護膚」!

食藥署也貼心提供了對應保養對策:

  • 黑頭粉刺:可以適度使用去角質產品,但不建議天天使用,別讓清潔過度成為毛孔惡夢。
  • 白頭粉刺:建議搭配溫和控油與角質調理產品,尤其要忍住別亂擠。
  • 皮脂管絲:正常代謝就讓它自然運作,溫和洗臉、維持基礎清潔即可。

延伸閱讀:「刷酸」紅什麼?「三酸保養」又是什麼?成為「酸民」前先了解這些知識,8款酸保養推薦!

另外,官方提醒「洗臉並無法消除粉刺」,畢竟粉刺深藏毛囊裡,洗臉劑的作用是清除表面油脂髒污,不是「終結粉刺神器」,洗太乾淨反而會破壞肌膚屏障。總之,別再被小黑點綁架心情了!毛孔乾淨與否不是判斷肌膚健康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