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過年後想減肥!35歲男做20下伏地挺身「肺炸了」,醫警告:這是氣胸

19 Feb, 2025

一名35歲男子在過年後,發現自己變胖,決定運動減肥,便一次性做了20個伏地挺身,又加練跳繩,結果隔天早上突然感到右側胸部劇烈疼痛,甚至呼吸困難,一開始以為只是肌肉拉傷,但疼痛加劇後,他前往醫院檢查,沒想到醫生告訴他「你的肺炸了!」

pexels-towfiqu-barbhuiya-3440682-14569658 (1)
男子突感胸痛,疑似氣胸發作,醫師提醒運動需循序漸進,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肺部受損。/圖片來源:pexels

醫生解析:「自發性氣胸」的風險 

根據陸媒《金羊网》報導,大陸河南鄭州35歲的牛先生(化名)經醫師診斷,罹患自發性氣胸,即因胸腔內壓力劇烈變化導致肺部破裂,讓空氣滲入胸腔。他的右肺被壓縮到僅剩三分之一,所幸及時就醫,否則可能引發肺部感染,甚至壓迫心肺功能,危及生命。醫生表示,伏地挺身和跳繩這類運動會加深呼吸,使胸腔內壓力產生劇烈波動,對肺組織脆弱的人來說,可能增加氣胸風險。

這起事件在網路上掀起討論,不少網民懷疑與新冠後遺症有關,認為牛先生可能因染疫後肺部受損,才會導致氣胸,「新冠讓肺變脆弱,運動一定要小心」、「沒有熱身真的危險,至少先活動一下再開始」。

新冠運動_pexels
醫師提醒運動雖然有助於新冠康復,但一步一步慢慢來,避免致肺部受損。/圖片來源:pexels

新冠後遺症真的會影響運動能力嗎?

根據 《呼吸研究》(Respiratory Research) 期刊的一項研究,對105名重度 COVID-19肺炎患者的檢測發現,染疫3個月後,35%的人運動能力下降,這與肺功能下降和骨骼肌流失有關。

另一項發表於 《歐洲呼吸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的研究則指出,50%的重度 COVID-19患者在染疫3個月後運動能力下降,顯示肺部損傷可能影響體能恢復。專家建議,新冠康復者應循序漸進恢復運動,避免突然進行高強度訓練,以免加重肺部負擔。

延伸閱讀:日本醫師建議「不要天天運動」!這樣站立1分鐘=健走50分鐘

如何正確運動,降低氣胸風險?

 1. 熱身不可少:運動前至少做5-10分鐘熱身,如伸展、慢走,幫助身體適應運動狀態。
 2. 循序漸進:沒運動習慣的人,不要突然做大量高強度運動,應該 從低強度開始,逐步增加訓練量。
 3. 關注呼吸狀況:運動時若感到 胸悶、氣喘或疼痛,應立即停止,並觀察是否有異常症狀。
 4. 新冠康復者更要小心:曾感染新冠的人,建議先從 低強度阻力訓練 開始,以幫助恢復體能。

牛先生的案例提醒我們,運動雖然有益健康,但若方式不當,可能造成傷害。尤其是新冠康復者,應該 先確認自身狀況,逐步增加運動強度,確保安全又健康!

延伸閱讀:40歲尹恩惠瘦出新高!獨門減肥餐10天能瘦7kg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