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異教師神眉」裡有個故事,在說日本一種叫「二口女」的妖怪。這種妖怪非常飢餓、不會感到飽足,會不斷把食物吃光。在漫畫中,神眉的學生被二口女附身了,最後神眉找出了二口女的原形,原來是戰亂的時候餓死的嬰兒。在他貢奉了幾個飯糰給那些嬰兒的屍骨後,嬰兒就因為感到滿足而被超渡了。
其實很多人都被附身了,只是我們要的不是食物,而是「愛」。
以前的我像個黑洞一樣,對於「愛」跟「安全感」永遠都無法得到滿足,不管別人怎麼認同我、對我好,我總是一直感到飢渴,一種對「愛」的飢渴。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我的源頭並沒有被愛滋養,我不斷在渴求的其實是童年時期未被建立的「自我價值」,也就是給自己愛的能力。
現在回想起來,我發現自己小時候的很多行為和想法,都可以被「自我價值」的概念解釋。我從8歲的時候,就開始思考「我是誰」、「我活著是為什麼」、「我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如果人生最後都要死,為什麼我不現在就去死?」。
小時候我對待東西都很小心,動作都很輕,因為我怕它們會痛。某一次我因為生氣而用力的將書摔到桌上,過了幾秒後我馬上跟書還有桌子道歉。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那是因為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想法造成的,其實我心裡很希望被別人這樣尊重的對待、很希望能被別人「當成一回事」。
在「跟書道歉」事件過後幾年,我再也不這麼做了,因為我認為「它們根本沒有感覺,不需要這麼做」。或許在那時候,我已經把自己的感受殺死了,我已經不再抱著自己會被別人當成一回事的期待了。
以我多年接觸大量人群的經驗,現代人多數都有「低自我價值」的問題(或許以前的人也有,但我不知道)。自信和自我價值是兩個不同的東西,自信可以被偽裝出來,但「低自我價值」卻是一種無法欺騙自己的感受。
童年時,如果渴求並沒有被重視,則孩童就可能誤以為自己的需求是「不重要的」。而不被重視、滿足的時間越長,孩童就會進而感覺到「我是不重要的」。一旦人們認為自己並不重要,自然就無法產生自我價值感。
也因為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所以必須透過外在的價值建立或外求的行為,來讓自己產生「我是可以被愛的」的安全感。久而久之,我們對於「安全感」的需求會大於其它任何事物,也就因此養成了一個「得到安全感」的慣性模式。
以下是幾個相對性的關於「渴求未被滿足」時,所產生的想法和行為的描述:
被愛與愛人
我被愛;我可以原諒;我可以被愛;我很快樂;我希望你心想事成;我失敗後可以再站起來。
〔相對於〕沒有人要我;我不該存在;我什麼都不是;沒有人想念我;他們討厭我;都是我的錯;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沒有人知道我的感受;他們不了解我,沒有人看到我做的事/說的話。
被接受
我可以做我自己;我可以了解你;你了解我;雖然我並不喜歡,但可以接受;我享受與眾不同。
〔相對於〕我絕不能接受;我總是被反廿木土戈;一定要抗爭我才能走自己的路;對的方法只有一種;一定有標準答案。
受到重視
我很好;我有價值;我值得被愛、關心與欣賞;我被肯定;我被尊重;我尊重你;你值得。
〔相對於〕我不好;我很糟;沒有人在乎我;我不可愛;我很沒用;我覺得很空虛;我覺得茫然;我是個失敗者;你毫無價值。
其它還有多種類型,請參考《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上述截錄自本書)。
這些〔相對於〕之中的話,在我以前的人生之中,就像錄音帶一樣每天被重覆播放。為了逃避這種痛苦的感受,我只好向外尋求刺激及自我滿足,透過別人的肯定和某些對我而言具有價值的代表性事物,甚至酒精,才能逃離這些內在的聲音。
過去的我面對感情,就像二口女一樣,只是貪婪的想要得到「被愛」的感覺、想要得到「撒嬌」和「任性」的機會,我只是不斷利用「你是我女朋友」這一角色,來要求別人付出對應這個角色的代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該」。因為我無法滿足自己內在「被愛」的需求,只能不斷透過刺激來讓自己相信「我是被愛的」,而這正是因為自我價值的低落。
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我認為都逃不出「自我價值」跟「焦點」這兩者。或許你從來沒有發現過自己的很多想法、行為、內在聲音是從哪裡來,但如果它們確確實實的困擾你了,可能就是提醒你必須正式自己「自我價值」的問題了。
甚至大家常講的「得失心」,其實也都是「自我價值」低落時會出現的現象:一個事件的發生,很有可能觸發你過去「被拋棄」或「不被愛」的經歷,因而直接產生「痛苦」、「不安全」的感受。
當你把對自己、對過去、對家人、對家族的不滿、痛苦,投射到別的人事物之上時,當然會造成人際困擾,自然就會帶給你「不好的結果」。
仔細想想,你是不是也被二口女附身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