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勉強求來的情感,就等著絕情求去

16 Aug, 2018

作者:午堂登紀雄 譯者:駱香雅

  

 

 

人本來就沒有必要對他人掏心掏肺。

 

如果能夠成為不恐懼孤獨的人,消除心裡「不想落單」、「不要一個人比較好」的擔憂,就不會再勉強自己去維持感覺不佳的人際關係,自然而然選擇只和「能豐富自己人生」的朋友相處,不再與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往來。能否不妥協於人際關係,在身邊留下夠好的人,與往後的人生幸福大有關聯。

我並不是要你完全不與對自己無益的人往來,只是建議「保持適當距離」。你無須和他們斷絕關係,但最好不再主動聯繫。就算他們邀約,也盡量找理由委婉地拒絕對方,如此一來就會自然漸漸脫離無益的朋友圈。

 

◎有些「關係」,不維持也沒關係

若你能善用獨處時間讓自己進步,成為對他人有益的人,身邊自然就會有夥伴聚集。因為一旦你對他人有益,身旁的人是不會輕易放開的。

即使自己不主動聯繫,對方也會因有求於你而自然靠近—難道你不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比較輕鬆自在嗎?

如果你因害怕孤獨,勉強自己與難相處的人來往,但又因此感到辛苦,那就應該要在心中仔細盤算並做出判斷了。所謂的「盤算」是指去仔細思考:「對自己來說,這樣的人際關係是否有益?」或許對方也會因此成為精於算計的人,不過如此一來,關係反而變得乾脆明瞭。

以職場為例,公司最需要的並不是大家和樂融融、一團和氣的氛圍,而是每個人的工作效率。唯有持續達成業績,才能獲得認同、在公司確保立足之地。由此看來,就算下班後直接回家,婉拒同事們的邀約、不出席也無所謂。

媽媽友的聚會是媽媽們交流孩子或學校相關資訊的場合,有時確實會有所助益,不過其實很多必要的資訊,詢問學校或孩子就已足夠;至於育兒方面的煩惱,請教專家才是獲得正確資訊的方法。因此,若你不願意,拒絕出席聚會也沒關係,不如趕快帶著孩子回家。

你是否也和許多人一樣,覺得「沒有能敞開心房的對象很寂寞」呢?然而,那其實不是寂寞。畢竟,人本來就沒有必要對他人掏心掏肺。

能讓你掏心掏肺的人,難道只是指能無話不談或可以輕鬆對話的人嗎?

其實,只要你提高「獨處力」,不再介意他人對自己的想法或看法,那麼無論對方是誰,你都能輕鬆地說出真心話、不再壓抑—不過你當然也不必全盤托出,連不必提的事都說出來。

此外,當你擁有足夠的「獨處力」,能自己消化煩惱與壓力,你將不再需要和他人商量。換句話說,你在與人相處時,能超越「掏心掏肺」的境界。

 

別為「合不來」的友誼浪費時間

來自他人的派對或婚禮邀請,往往使人盛情難卻。建議你在出席這類場合前,優先考量自己希望怎麼做、想達成什麼目的。假如是單純陪同出席派對,為顧及他人面子,向其他人打聲招呼致意即可,無需勉強自己交換名片。

就算告訴對方「自己尚有其他行程,只能短暫停留、提前離開」也無妨。派對活動畢竟最重視的是大家都盡情享受,因此先行離開的人並不會成為話題。

即便是喜宴後的聚會,其實也只須達到露臉出席之程度即可;身旁可能都是陌生人,沒必要勉強自己與他們相處愉快。沒有可以交談的對象也無妨,你只要保持「獨處狀態」,微笑看著新郎、新娘,靜靜感受會場的熱鬧氣氛就好。

由於想要當下做出正確判斷並不容易,所以人一開始接收到邀約時往往會感到迷惑、無法拒絕。為了避免這個情況,建議你不妨試著列出「人生年表」。

首先,將生命長度視為大約九十年,從自己出生那年到往生為止,你可能會歷經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就職、結婚生子、公司職務異動或晉升、買房子……,請在年表上標示出這些工作與私人生活之主要事件。

已經邁入三十歲,經過了三分之一人生的人應該能明白—以往的人生轉眼瞬間,接下來的日子肯定也如同白駒過隙。

仔細審視自己的人生年表後,你要接著思考今後的人生如何過得無悔。相信你一定不難發現,欺騙自己、與那些不值得深交的朋友混日子、老逞無意義的口舌之快,都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重視朋友、需要朋友—我想反對這種意見的人確實不多。因此我一再重申,朋友的存在只是豐富人生的一項元素。擁有能夠一起度過歡樂時光的朋友固然很好,但就算沒有也完全沒關係。尤其是那些跟自己合不來的人,根本沒必要勉強維持朋友關係。接下來,我要介紹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創始者波爾斯(Friedrick S. Perls)「完形的祈禱」中之名言,為友情做下註解—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並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存在這個世界。

你並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望而活在這個地方。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偶然間能夠彼此相遇,那是件很美好的事。

如果無法相遇,那也無可奈何。

 

好人委屈求全|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寶貴時間與金錢。

劃出善良底線|懂「人際小心機」,自然與人保持良好關係。

 

 

往下看更多《劃出善良底線,好相處更能獨處》相關文章

 

 

一昧「討好別人」,其實是「討厭自己」】

 

不用對任何人隱藏自我,是件讓人心情爽快的事。

 

害怕落單的人,會避免暴露自己的缺點。因為他們擔心被周遭發現之後,人家會瞧不起、認為他實力不過爾爾,於是感到吃驚、失望,最後身邊的人一一離去,落得形單影隻的下場。

基於上述的理由,他們也同樣害怕失敗。這些人會強烈地認為失敗是件壞事,因為不想被認為是沒用的人。由於擔心失敗,他們在面對挑戰時容易猶豫不決,陷入踟躕、很難得到成果—陷入這個循環之後,常常落得一事無成。

反觀擁有「獨處力」的人,總能毫不猶豫地顯露自己的缺點,認為即便別人因此離開自己,那也無可奈何。他們甚至會肯定自身的缺點。

這並不是單純放棄或維持現狀、逃避現實的意思,而是打從心底接受:「這確實是我的缺點,不過缺點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假如因為表現真實的自己而被他人瞧不起,擁有「獨處力」的人就會對自己說「不必在意」,因為「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

除此之外,懂得享受孤獨的人,不會勉強自己與無關緊要的人相處,像上述那種瞧不起他人缺點的人,根本也不需要與之深交,從正面意義上與他們切割即可。

對擁有「獨處力」的人來說,失敗非但不可恥,還能讓自己從中學習。這與他人的想法沒有關係,因此他們願意讓人看見自己失敗的那一面。

 

◎逞強,只會讓你謊話說不完

如果忙著掩飾自身缺點,內心也會漸漸跟著崩解。

舉例來說,明明不是有錢人,卻要裝得闊氣;沒有特別優秀,仍硬要表現得能力很好的樣子;已經不年輕,還試圖隱藏年紀;生性自私,卻假裝充滿慈愛……,這些都是「試圖掩飾缺點」的表現。

假造學經歷就是典型的範例,因為不想被人認為愚蠢、希望他人認同自己,某些人便假造畢業自一流學府的學經歷。然而那並非事實,而是謊言,為了不被拆穿,就必須想出各種故事或理由來自圓其說,避免謊言自相矛盾。

但想要圓謊,就必須再說出其他謊言。而且在說謊者的內心裡,將一直有「被看破手腳」的恐懼纏繞。一旦你開始說謊,就不知道究竟得持續這種狀態幾年、幾十年,所以感覺疲憊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加掩飾自身缺點的人,無論何時心裡總是輕鬆自在。因為心無罣礙,所以也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隱藏。既不用為了圓謊或作假而絞盡腦汁,也不會產生多餘的心理負擔。依照本心而活,不用對任何人隱藏自我,是件讓人心情舒爽的事。

 

缺點大方露,更討喜

那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建立這種強健的心靈呢?方法之一就是具體地去思考:「如果讓他人看到我的缺點,會產生什麼困擾?」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面對人總是開門見山地表示:「我就是個性陰沉、怕生又畏縮,集三大缺點於一身的人。」通常聽到我這麼說之後,別人的反應大多是:「是這樣嗎?看不出來耶……。」除此之外,並沒有發生什麼壞事。

我甚至會在提供讀者商業投資等相關資訊時,將自己的損失和失敗案例也開誠布公地告訴大家,並且以自己的角度分析:「因為這個理由所以失敗了,請各位讀者也要留意這部分喔。」

一開始我猜想讀者們應該會出現的反應是「活該」、「罪有應得」、「沒想到你也沒多厲害嘛」……,然而實際上的反應卻恰恰相反,多數的回饋意見都是:「原本還以為你就個不知民間疾苦的人生勝利組,沒想到你還不錯呢!」

從這個經驗,我意識到「缺點」也是引起顧客和讀者共鳴的重要利器。

你應該要肯定自己的缺點,而不是隱藏掩蓋。越是不掩飾自身缺點,就越能淡化心中的自卑感—我深信這麼做,反而有助於建立你對自身的信賴及自信心。然後從「雖然是這樣的自己」慢慢轉為「正因為是這樣的自己,我很喜歡」,達到真心接納自己的境界。

我想許多人都曾經看過這樣的情況—看起來十分完美的明星,儘管自己犯錯出糗了,面對旁人的驚訝,仍舊會以正面心態從容接受;搞笑藝人也是,總巧妙以自身缺點來博君一笑。

由此可知,讓人看到缺點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若你表現得坦蕩又落落大方,它反而會成為一種魅力。

 

 

內容由 方言文化《劃出善良底線,好相處更能獨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