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連約會穿什麼都選擇障礙?容易被吃定的好人「10大特徵」你中幾項?總是忍耐都快悶出病了啊

12 Feb, 2019

作者:緒方俊雄 譯者:林巍翰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解開「好人」之謎吧。你認為世上存在著放諸四海皆準的「好人」嗎?

假設現在有十個人,如果我按照自己平常的行為模式來行動的話,一般來說,大概會有兩、三人喜歡我,五、六人對我沒有太大的興趣,剩下的兩、三人討厭我。但這樣的我,並不構成所有人眼中的「好人」。為了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好人」,我必須去討好那五、六位對我不感興趣,以及兩、三位討厭我的人。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

為了讓討厭我的人也能喜歡我,我必須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壓下來,去配合對方的想法和需求。這樣一來對方就能稱心如意,我自然就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人」了。要讓對我不感興趣的那五、六個人喜歡我的方法,也可以如法炮製。

透過壓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來配合他人的方式,我就可以成為大家的「好人」,做一個「八面玲瓏」的人。

那麼「好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呢?我列出了下列幾項特徵,讓我們依序看下去。

 

特徵1 總是很疲倦,做事瞻前顧後

不管在任何職場中,總會有一些精力充沛的人,他們可以在工作到深夜之後,還和部下一起去喝酒,從這間店喝到下一間店,如果不小心錯過了末班電車,就搭計程車回家。明明沒有睡多久,每天仍然一早就出現在辦公室裡,然後繼續對部下大小聲。這種人的體力到底打哪來呢?真讓人嘖嘖稱奇。

只要稍加觀察就可以知道,這種類型的人,他們的性格大多頑固,會去堅持己見。想要像這種人一樣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就不能把壓力積在心裡頭,想來真讓人羨慕。我並沒有想去模仿這種生活,他們還會在本書之後的內容中登場,像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正可說是「好人」的天敵。

相較於「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好人」總是處於疲累的狀態之下,就連招牌的笑容也讓人感受不到生氣。為什麼「好人」會這麼累呢?原因就在於他們為了去迎合對方,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隱藏起來,總是去讓著對方,這種生活方式非常容易累積壓力,因為事情總是無法如自己的意。而且「好人」還會去揣摩對方在想些什麼,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別人身上,因為生怕惹得別人不愉快,做事時總是畏首畏尾的,這樣怎麼可能不累呢?

 

特徵2 身體不好,大多自律神經失調

「好人」不只很疲倦,身體也不太好。因為擔心自己會惹得別人不高興,行動時處處小心翼翼,讓自己的身心都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中。這種情形會破壞自律神經的平衡,因為交感神經不斷在起作用。正因如此,多數的「好人」都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所苦。

「好人」就算躺在被窩裡也很難入睡,好不容易進入夢鄉,卻因為淺眠,夜裡總是會醒來好幾次。晚上睡不好,白天開會時當然昏昏欲睡。工作中就算直盯著電腦螢幕看,意識卻總是不自覺開始朦朧起來。

「好人」也容易有胃堵堵、食慾不佳的問題,便祕和拉肚子更是輪流來敲門。另外常見的是肩膀僵硬,嚴重時還會引起頭痛,還有手腳冰冷、突然出汗、耳鳴以及暈眩等問題。

身體發出這些警訊,「好人」當然也會試著從網路上、書本中來找尋問題的原因,或是去尋求名醫。然而,因為問題的根源出在自律神經失調,因此就算做了再多的檢查,也無法發現體內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因為心裡惴惴不安,於是「好人」決定再去找其他的醫生幫自己診斷,從此展開遍訪群醫的過程。如果吃西藥治不好,那就改成針灸或整體等東洋醫學。他們會去按摩來緩解過度緊張的身體,或是透過冥想或瑜珈來解放疲憊的心。

 

特徵3 深怕被人討厭

「好人」來找我做諮商時,有時我會有點壞心眼的故意去問他們「為什麼想要當個『好人』呢?」聽到我的問題後,他們通常都會陷入一陣沉思,接著做出內容幾乎相同的回答:「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事實上,「好人」幾乎是下意識的恐懼被人討厭,因此他們會持續地去扮演「好人」這個角色。為什麼「好人」會「害怕被別人討厭」呢?這個問題留待第六章再來回答。

 

特徵4 「加油」、「忍耐」、「以聖人君子為榜樣」

「好人」不只「害怕被別人討厭」,還會努力去做「讓身邊的人認同自己」的事,因此在學生時代要成為「模範生」、「資優生」,進了公司後要當「工作狂」、「忠實的部下」、「值得信賴的同事」,結婚以後則以「賢妻良母」、「宅爸」、「育男」為目標。不論是讀書、工作或家事,他們都毫不馬虎,希望藉此獲得他人認同。

這就是「好人」持續不斷努力的原因。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夠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難,因此不管再辛苦或是受了什麼委屈,他們都會咬緊牙根撐下去。如果在工作或家庭中發生了什麼問題,他們也不會去尋求身邊其他人的援助,而是一個人來面對所有問題。這種孤軍奮戰的方式,如果真的解決了問題,只要旁人的一句「謝謝」,就能讓「好人」覺得這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當人際關係出問題時,能讓對方的就盡量讓,「能忍則忍」是「好人」的一貫作風。不管在公司裡、家庭中或是面對朋友,只要一有事情發生,他們採取的就是讓和忍。然而事實上,這不過是因為「好人」性格怯懦,沒有拒絕他人的勇氣罷了。他們認為只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忍耐」就可以解決身邊所有的疑難雜症。

「好人」的性格和言行舉止無不以「聖人君子」為目標,因為這種「高風亮節」的人格,能夠得到身邊其他人的認同。他們不是「會走路的活字典」,而是一部「會走路的道德教科書」。因為如此,他們不會在人前發怒、哭泣、表現出焦躁的情緒或大聲嚷嚷,當然更不可能去發牢騷。和其他人待在一起時,總是帶著面對客戶時的笑容。

「加油」、「忍耐」、「以聖人君子為榜樣」,是「好人」用來立身處世的三根支柱,但它們同時也腐蝕著「好人」的身心狀態。

 

特徵5 「你決定就好」,習慣扮演配角

我在前面說明過,「好人」會壓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去配合他人,讓自己成為所有人眼中的「好人」。這不就是用他人的想法,來過自己的人生嗎?約會時要去哪一間餐廳交給對方決定,就算菜單上有自己想吃的東西,還是會考慮對方的想法。和朋友們一起去旅行時,要去哪裡、住哪一間飯店、從事什麼觀光行程等事情都讓朋友來決定,自己則幫忙處理訂機票或飯店等雜事。開會時「好人」當然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只是順從會中決定的事項而已。

「好人」將所有事情的決定權都讓給朋友、戀人和配偶,並以「因為自己比較成熟,所以讓著他們」、「想看到朋友們開心的表情」、「我無論做什麼都會很開心」為理由來說服自己。對朋友、戀人和配偶來說,只有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才由「好人」做決定,這讓他們產生「自己的意見也備受尊重」的錯覺。

像這種情況,就是讓旁人在自己的人生大戲裡當主角,故事的主人公卻擔任配角。一個不小心,甚至可能被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走到這步田地,還能說「好人」是在過自己的人生嗎?

 

特徵6 放棄思考,總是「沒意見」

只要和「好人」接觸過你就會發現,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權交給身邊的人,那麼這些「好人」們的腦中到底在想些什麼呢?如果你去問他們「你的意見是什麼」或「你想做什麼」的話,你猜他們會怎麼回答。

讓人吃驚的是,他們幾乎不做任何回應,只是陷入沉思中。就算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內容也不過是些不痛不癢的應景話,或重複別人已經說過的事,聽起來官腔官調的。「好人」這麼做不外是希望: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時,自己能夠全身而退。事實上,他們並不是不說自己的想法,而是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都已經是個大人了,卻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是依附在他人的想法下過生活,想來也是一件挺令人費解的事。

有句成語叫「畫龍點睛」,「好人」從外表來看,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然而卻少了最重要的「思想」和「心」的部分。如果用飛機來比喻自己的人生,這就好像是把駕駛的工作交給其他人來負責一樣。當突然遇到亂流時,只有驚慌失措的分,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應該飛往哪一個方向才對。

很長一段時間裡,「好人」都在別人的意見底下過生活,放棄自我去做思考這件事。或許他們認為,反正就算自己有什麼想法,事情的結果也不會盡如己意,所以早就不去動腦思考了。這真的是一種很可悲的奴隸心態。

 

特徵7 優柔寡斷,小事情也慌慌張張

前面提到「好人」沒有自己的意見,然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有些「好人」甚至連自己的事情,都需要其他人來幫他們出主意。

例如有一天,是否要出席某場宴會的邀請函寄到某位女性「好人」的信箱裡。對一般人來說,如果宴會舉辦當天的行程早已確定,那麼接下來只要依個人意願,回覆出席與否,事情就結束了。然而「好人」對這件事的反應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樣。她會想:如果自己立刻回答「出席」的話,可能會被要求擔任某些特別的工作;如果回覆「不克出席」的話,又會擔心別人在自己背後指指點點。就算自己根本不想去參加這場宴會,「好人」還是會花心思一直去想這件事,不過是選擇出席或缺席而已,卻如臨大敵一樣,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寧。然後一直拖到日子越來越接近的時候,才向主辦方確認出席者名單,當她知道某某人會出席,再想了想自己的立場之後,只好一邊嘆氣一邊把出席的回覆交出去。

「好人」連宴會當天要穿什麼服裝赴會都搞不定。她會去煩惱「這件衣服的設計會不會過時了」、「這件穿起來會不會太招搖」、「這件之前已經穿過了」,這些根本沒有人會去在意的事情。她還會把出席者的服裝也考慮進來,認為自己必須去配合那個場子裡其他人的穿著才行,正因如此,她根本做不了任何決定。

抱著必死的決心,好不容易她終於選定當天要穿什麼了。可是當她換好衣服、站在玄關穿鞋子,準備出門時,一抹不祥的預感突然襲來,辦公室裡那些「歐巴桑」的臉突然浮上心頭,她心想「這件衣服還是太高調了」,於是慌慌張張跑去換上了樸素的衣服。

重新換裝拖延了她出門的時間。如果遲到了,免不了又要遭到那些歐巴桑們的白眼。她用小跑步趕往集合的地點,到了以後,左等右等電車和巴士就是沒有出現,心裡頭真是急死了。「好人」就是這樣,他們做起事來一點都不從容,當然容易疲累了。

有些「好人」無法自己決定要買什麼衣服,因此去添購衣物時都會抓朋友或兄弟姐妹同行。

有時候我真心覺得「優柔寡斷」這成語,根本是為「好人」量身訂做的。《好人辭典》裡的前三個單詞分別為「加油」、「忍耐」、「以聖人君子為榜樣」,第四個就是「優柔寡斷」。

 

特徵8 只想等問題被解決,不想解決問題

如果今天「好人」被夾在意見相左的兩者之間時,他們會怎麼做呢?對於想要做到八面玲瓏的「好人」來說,沒有比遇到這種事情更困擾的了,真想對他們說一聲「節哀順變」。

遇到這種情形時,「好人」不會以非黑即白的態度選邊站,而是採取灰色、曖昧的立場,盡可能讓自己在這個困境中安全脫身。但無論如何總是會有需要當個壞人,來解決問題的時候。當好人碰到必須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時,他們會選擇最明哲保身的方式,投靠比較強勢的那一邊,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另一方的攻擊。

因此,「好人」不會去考慮做什麼才是正確的,或自己想要怎麼做,他們思考的自始至終都是「只要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好了」。和「好人」相處久了你就會知道,他們的意見和行動沒有一貫性,就像一張七拼八湊的拼布。

「好人」會去等待別人來幫他們決定所有的事情,可惜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夠幫他們做出所有決定的「超人」。如果自己必須去做決定的話,他們會盡可能拖延時間,直到不能再拖為止。因此,問題通常越積越多。望著堆積如山的問題,「好人」也只能垂頭喪氣,莫可奈何,連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特徵9 受不了獨處,渴望找人依靠

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也無法自己做決定的話,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好人」該如何活下去,他們是不是覺得前景一片黑暗呢?照理來說,在這個社會上,「好人」會去依附強者生存下去,也就是進入強者的保護傘裡面,受其庇護。在黑道的世界裡,經過特定的入幫儀式後,就能夠成為團體裡的小弟。但是,投靠強者、接受對方的保護還是得付出代價的。

如果今天投靠的是對像是一位私心較少,又會照顧人的強者,那真是再幸運不過的事了,然而這種人在現實社會中並不多見。多數情況是:「好人」會淪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予取予求的對象,因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最想要得到的,就是那些可以任意為自己驅使的「好人」了。

「好人」本想藉由依靠強者,來解決人生中遇到的問題。但直到有一天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所投靠的那個人,才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絆腳石,人生真是不如意啊!「好人」就像牢牢地沾黏在蜘蛛網上的蟲子,或是掉進蟻獅陷阱的螞蟻,無論再怎麼心急如焚,還是無法從中逃脫出來。相較於天真爛漫的「好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手腕實在是高明太多了,我只能為「好人」們的際遇掬一把同情淚。

正因為「好人」會去找人投靠,因此當他處於一個人的狀態時,就會顯得惴惴不安,「好人」就是這麼沒有安全感,又容易感到寂寞的人。週末時他們會盡可能填滿自己的行程,和朋友或戀人待在一起。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好人」為了排遣空虛感,他們會打開電視或放音樂來聽,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特徵10 有一堆「一定要」做的事

上面我列舉了許多「好人」的特徵,讀者們是不是已經注意到,「好人」被許多的「一定要……」給綑綁住了呢?

這些「一定要……」的內容整理如下:

職場篇

□上班前三十分鐘一定要走進公司

□一定要最後一個走出電梯

□一定要在上司下班後才能回家

□衣服和化妝一定要樸素

家庭篇

□一定要做好垃圾分類

□一定要認真記錄家計簿,每一筆支出都得記得清清楚楚

□睡衣一定要天天換

□丈夫還沒回家之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等他回來(女性)

朋友篇

□和別人約會一定要守時

□一定要時常保持微笑

□賀年卡一定要在元旦當天寄到對方手中

□參加婚禮時,禮金的數目一定要和其他朋友一樣

 

當然,「好人」的行為準則清單可不只是這樣而已,還可以洋洋灑灑的繼續列舉下去。其實,這些「一定要……」的事項,如果只是自己暗地裡悄悄地做,確實能夠為人生帶來些許樂趣,但是死腦筋的「好人」們可不做這樣想。他們為了在生活中嚴格遵守這些個人行為準則,不知道花費了多少體力、精神和時間。

人如果可以不受規則束縛,自由自在的活著,會比較輕鬆而幸福。雖然在集體生活中,制定共同遵守的最低規則有其必要,但自由還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男人真命苦》的主人公「阿寅」是我的偶像,因為他不受任何規矩約束,所以才能像個孩子一樣,活得暢快淋漓。雖然他老大不小了,只要一遇到美麗的女性,立刻就會被迷得魂顛倒。阿寅從不去回顧自己的人生,卻能說出一番大道理。只要遇到不爽的事情,立刻就和別人吵架,然後離家出走。我好想親自去請教山田洋次導演,在阿寅的字典裡,「一定要……」的內容裡寫了些什麼。

「好人」會自己去設定許多的行為準則,然後反被這些準則束縛住,而動彈不得。

 

 

往下看更多《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相關文章

 

 

【與全世界為敵,也要和自己站在一起】

「好人」認為,要是不能在一件事情上取得滿分的表現,自己就沒有任何價值。然而,這種想法是受到「嚴厲的母親」、「不穩定的母親」和「嚴厲的父親」長期灌輸給他們的觀念所造成的結果。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活著就有價值。一個小嬰兒,他/她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當我們攤開宇宙一百三十五億年的歷史、地球四十六億年的歷史、生命演化三十五億年的歷史和人類演進二十萬年的歷史來看,能夠以人類的姿態存活在這個地球上,光是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了。

  讓我們想像一下自己的族譜吧,父母兩人、祖父母四人、曾祖父母八人、高祖父母十六人……。如果繼續往上推算的話,十代以前約有一千位祖先,往上推二十代的話,將會出現超過百萬人以上的祖先。轉眼之間,人數就會膨脹到天文般的數字(因為族譜中有些人會重複,因此實際的數字不會成幾何級數增加)。而我們自身的存在,正是這些人之間愛的結晶,也是他們曾經在地球上留下足跡的證明。

  我們都強烈的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無事的誕生在這個星球上,我們會為了他們的平安,向上天獻上最誠摯的感謝。可是做父母的,往往轉眼就會忘掉這初始的願望;日本有一句俗諺是這麼說的:「所謂的父母心就是:看到孩子能爬就希望他會站,看到孩子能站就希望他會跑。」父母加諸在孩子身上的期待越來越多,甚至希望他能夠效法「聖人君子」,當個「好人」。

 

  當我們在公司裡待久了,自己的「自我認同」會有所動搖。在公司組織裡,人力資源和物品、金錢一樣,都是可以取代、更換的東西,如果離職了,馬上會有人補上你的位子。而在你離職之後,公司裡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依然會繼續營運下去。「好人」作為一名企業戰士,他將自己所有的人生都奉獻給這家公司,要是知道事情是這樣的話,應該也會啞然失笑吧。

  可是家庭就不一樣了,一個人在家庭中,只要他活著,本身就有價值。有些女性的丈夫在年輕時就罹癌過世,讓她們從此陷入一蹶不振的處境。在丈夫還沒得病之前,她們也會對先生抱怨或發牢騷,可是一旦愛人離開了人世,她們卻還是希望老公能夠待在自己的身邊,然後不斷深自懊悔,為什麼沒有在丈夫生前對他更溫柔一點呢。我們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樣,就算他們已屆耄耋之年,且得以天壽而終,還活在世上的子女們,仍會覺得心裡頭好像出現了一個空洞,希望他們還能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備感寂寞。真的,人只是活著就有價值。

  如同《新約聖經》中「迷途羔羊」和「浪子回頭」的故事昭示給世人的教誨一樣,一個人就算有許多缺點和短處,也絲毫不會減損他本身存在的價值。「好人」就算不再當「好人」,其存在仍然有價值。非得成為「好人」不可的這種想法,都是父母強加在子女身上的一廂情願;沒有任何一個人,必須成為「好人」不可。而「好人」只需要面對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接受這個「原本的自我」,去疼惜那個無法成為「好人」的「廢柴」,能夠做到這樣就夠了。

  可是「好人」往往會因為無法得到父母的認同而否定自己,帶著強烈的自卑感。然後在升學考試、職場競爭、選擇伴侶的過程中開始產生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真是沒用,加強了自己不如他人的劣等感,甚至他會去批判自己不夠努力,無法承受壓力。

  世界上沒有比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更痛苦的事了。本來正確的生命態度應該是: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與我為敵,我還是要站在自己這一邊。但如果變成了害怕被其他人討厭,以至於自我嫌惡的話,那就實在是太本末倒置了。

 

 

內容由 方言文化《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