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國小時,你是自己走路上學還是家長接送呢?現代人孩子越生越少,個個都被捧在手心呵護,上下學更常常親自接送。一名網友回想起上小學時,每天都自己走路上學,其他同學也很少是由家長每天接送的,不解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變化,此文一出引發熱議。

有位女網友在在PTT發文,提到讀小學一年級時,媽媽僅接送幾次後,就讓她每天自己走路上學,提到當時沒有家長接送的風氣,大家幾乎都是自己走路到學校上課,反觀現在應該沒有父母敢讓小一生自己走路上學,「從小被接送長大的年輕人,應該也很難想像以前小一生有能力可以走路上學」,這讓原PO好奇,「有多少人是小一就自己走路上學的?」
此文曝光後引發討論,許多人認為,通常小學離家不遠,因此父母都很放心讓孩子自己上下學,「小學通常都不遠啊,同學都住家附近,過馬路還有愛心媽媽」、「國小都是自己走路上課 ,巷口出來走一小段就是學校,只有第一天是媽媽帶去」、「我那時代,除非是跨縣市就讀,不然會讓父母載通常是遲到」、「下課路線一樣的會一起回家」,還有人分享自己上下學的美好回憶,「小學時代最好玩的就是提早出門,然後一個一個順路去同學家,大家一起吃早餐,然後再一起去學校,下課也是逛書局、文具店、柑仔店,一路玩回家」。

更有曾跨區上學的網友現身說法,「小時候寄戶口跨區就讀,每天一人搭公車上下學,單程大概40分鐘」、「小時候林口長庚,可以讓醫護子女遷戶籍到台北長庚讀民生國小跟敦化國中,單趟路程大約1小時,我就這樣過了9年」。
延伸閱讀:媽媽不肯買玩具!男童氣到一口咬住她大腿,警察制止也沒用
不過也有網友點出現在家長不敢讓孩子單獨上學的原因,「路上真的很容易碰到變態」、「以前車子沒有現在多」、「認真說,陳進興案之後能接送的家長幾乎都會接送了」、「現在的馬路一堆成人都被撞死,是要小朋友自己走什麼」。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