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孩子該念「公立還是私立中學」?名醫揪1關鍵:這類學校能上就去讀

19 Jun, 2025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最近在瑞芳有一名國中生因坐博愛座遭婦人責罵、痛哭的事件引發社會議論,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再好的國中或私立學校,也無法教會孩子在不合理對待下,堅定且平和地說出「你這麼做是不對的」,他認為,比起學校名氣,更該重視孩子如何從生活中學會與人互動,建立面對社會的能力。

面臨升學抉擇,家長苦惱選校方向

每逢畢業季,許多家長開始為孩子的中學選擇煩惱,沈政男表示,常聽到有家長猶豫,究竟該讓孩子就讀升學率高的一線國中,但需接送十幾分鐘;或選擇距離近、有校車的二線私中,卻可能只有少數人能考上第一志願,對此,他認為,沒有絕對答案,端看家庭條件與孩子未來升學規劃。

沈政男分析,私立中學的優勢在於師資挑選嚴格、管理制度完善,但整體環境相對封閉,學生間競爭氣氛較強,對於多元學習的空間有限,相較之下,公立國中如同社會縮影,能讓孩子在更開放的環境中學習與不同背景的人相處,但也代表需面對較多挑戰與風險。

延伸閱讀:會考生崩潰為什麼一定要讀書?過來人:不只是為了成績,更是為了「這件事」

選校前應先推估高中落點「由終點倒推起點」

他指出,在決定就讀國中或私中前,應先評估孩子未來高中及大學可能落點,然後回推目前階段的最佳選擇,若考不上明星私中,高中升學可能會落在國立大學後段或優質私立大學,到時候就需考慮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策略,因此中學階段的決策是為後續鋪路。

pexels-olly-3807755
圖片來源:pexels

成績、家境、校系策略,缺一不可的三項評估

在考量選校時,沈政男建議將成績、家境、學習方式一併納入,他說,若孩子能考上一線私中,通常會建議就讀;若考不上,家庭經濟若較緊,可選擇附近一線公立國中;若經濟寬裕,二線私中則是一個可接受的備案,他強調,「選學校的關鍵不在公私立之分,而是適不適合孩子」。

對於家長在一線國中與二線私中間難以取捨的情況,沈政男建議,可依照孩子在校排名與壓力承受度判斷,如果在公立國中成績距離明星高中不遠,則可利用激烈競爭環境激發潛能,反之若在公立校恐拉不上成績,選擇私中直升可能更為穩妥。

延伸閱讀:填志願不只看分數!雙北高中選填攻略出爐,交通、校風、伙食、制服自由度一次看!

教育非單一選擇,適性發展才是根本

「沒有哪一種學校是絕對最好的」沈政男強調,無論是私立或公立,大多能提供足夠的升學資源,關鍵在於是否能根據孩子個性與特長安排適合的學習計畫,他指出,私校資源豐富,能密集關注學生,但若過度保護,可能導致孩子欠缺獨立性;而公立學校的小班制與多元互動,也能讓孩子在人際與自主學習上成長。

沈政男也提醒,最終決定權應該回歸到孩子自身,若孩子有足夠的主動性,能自己起床、讀書、規劃升學,那麼不管念哪種學校都能走出自己的路,正如他比喻:「成長如學騎車,不放手就永遠不會自己騎」。

8456123
圖片來源:FB@沈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