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10個問題檢測你的財務規劃!經濟學專家分享理財時最重要的3目標【沙發讀書】

24 Jun, 2024

職場新鮮人,你會想知道「我該先還學貸還是存退休基金?」、「我該去擠台積電還是去做水電工,賺得比較穩?」職場老鳥,你會想知道「我該幾歲退休呢?」、「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休生活呢?」

作者克里寇夫教授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者、理財專家,他運用經濟學原理以及常識,轉變大家的理財思維,不管你是剛出社會、進入家庭生活或是準備退休,都可以打造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財務規劃。

1
圖片來源:Canva

核心重點:你的生活水準

我們所有的財務決策,無論是關於教育、職業、工作、生活方式、婚姻、退休年齡、稅賦、社會福利還是投資,全都涉及到我們的生活水準。這個詞泛指我們一生中可負擔的每位家庭成員支出
然而,多數民眾在做出財務決策時,並不清楚上述因素對生活水準的影響,更遑論其招致的經濟危機。相反地,我們依靠的竟然是金融產業自我圖利的詮釋,或朋友和家人未必可靠的建議。因為這些原因,我們失去大把金錢,幸福感大打折扣,還讓自己置身風險當中。

以下有十個關乎人生不同階段的問題,
這些問題能夠說明財務決策如何協助你確定自己的生活水準:

1.如果我辭掉工作回去唸書,是否還付得起餐費和房租?

2.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做一份低薪工作,能花的錢會比在高生活成本城市做一份高薪工作還要多嗎?

3.選擇一份薪水更多、挑戰更高的工作,對我的可支配支出會有多大影響?

4.我們剛又有了一個孩子。我需要更多人壽保險來確保家庭生活水準不會出狀況嗎?

5.我們在工作期間應該存多少錢,退休後的生活水準才能維持原樣?

6.在降低個人終生稅賦方面,羅斯個人退休金帳戶(Roth IRA)會比傳統個人退休金帳戶更適合,並且讓我有更多錢可以長期支出嗎?

7.預繳貸款會提高我的生活水準嗎?

8.提前退休會對我的可持續生活水準有什麼負面影響?

9.孩子已經搬出去自住,我們能透過縮減生活規模與開銷來獲得多大消費力?

10.如果我主要投資股票,生活水準會面臨哪些風險?

延伸閱讀:再努力也贏不過「父母台北有房」?他狂喊不公平,網見關鍵都不挺:憑什麼

3
圖片來源:Canva

生活水準機器

想像一下,有台機器能回答你所有關於生活水準的問題,讓你更富有、更安穩、更快樂。這樣的機器真的存在!正如我在序言裡提到,我花了數年時間透過自己的財務規劃軟體公司打造這台機器。這台機器運用尖端科技,克服過去難以處理的技術障礙。這台機器充滿了各種細節,這些細節與我們的收入、工資和州稅系統相關,當然還包含美國最複雜的財政制度規定:社會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

我的「生活水準機器」能完成四件事

首先,它計算出你應該花多少錢,也就是你的可持續生活水準。經濟學家稱之為消費平滑(consumption smoothing):將你的生活水準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或在你的現金流限制下儘可能達到這個狀態。

第二,機器找出提高你的生活水準的安全方法。

第三,它計算你生活水準的風險,並找出使其更安穩的方法,包含投資的最佳方式。

第四,它在你實際做出各種人生抉擇之前,幫你計算這些決定的成本,讓你用手上的錢買到更多幸福。

雖然我們的大腦不比電腦,但多年來的經濟學相關研究以及開發和操作這套軟體,讓我學到各種金融財務方面的經驗,我將在書中一一分享。本書的每一章都會透過經濟學原理,以及我的生活水準機器的發現,來研究你個人財務的其中一個面向,協助你逐漸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解,了解創造屬於自己的金錢魔法的各種方式。

 

延伸閱讀:萬物皆漲只有薪水沒漲?小資族、外食族省錢必載5款APP,餐飲折扣、優惠券、高額現金回饋

5
圖片來源:Canva

在此過程中,我會跟軟體一樣把重點擺在以下三個優先事項上:

1. 讓你賺更多錢

我的首要任務很簡單:讓你賺更多錢。這裡有個例子能激起你的好奇。

這個例子的主角是史密斯夫婦,他們來自波士頓,同一天生日,上週剛滿62歲。 他們從25歲起就從事非常辛苦、有挑戰性的工作,跟同齡人一樣操勞到不行,所以上週舉辦盛大的生日派對時,他們也同時宣布即將退休。不過,史密斯夫婦現在心碎了。他們終於坐下來審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發現自己儲蓄太少,無法負擔有可能比工作時間還要長的退休生活。每年的歐洲之旅、夏季別墅、豪華汽車和波士頓塞爾提克隊(Celtics)季票的美夢在一個小時內全部化為泡影。

為什麼史密斯夫婦沒有在幾年前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呢?他們認為社會安全福利與401(k)退休福利計畫的最高額度繳款就夠了。跟多數人一樣,他們認為山姆大叔(Uncle Sam)和他們的雇主——引領我們財務行為的指標性人物——會把事情做對,會讓他們走上安全的財務道路。除了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史密斯夫婦也根本不敢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改變居住地、退休金提領時間、形式
最大化的使用存款

幸好,史密斯夫婦有五種簡單和安全的方式,能夠拯救他們的退休生活。首先,他們應該等到70歲再開始領社會安全福利金,而不是在62歲時立即領取。再來,他們應該現在就開始從401(k)帳戶中提款,而不是等到70歲。他們還應該以連生及遺屬年金(joint survivor annuities)的形式來提領。接著,他們應該將格局為四房的房子規模縮小一半。最後,他們應該搬到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那裡沒有州所得稅。

這種退休大改造會帶來驚人的變化。事實上,這將使史密斯夫婦的可持續退休支出增加一倍以上!根據原本的計畫,史密斯夫婦除了支付住房費用和稅款之外,每月還能負擔5,337美元的支出。在新的計畫之下,他們每月可花費11,819美元的費用。這是個非常大的成長幅度。以現值計算,終生支出總共增加1,578,374美元。

換句話說,新計畫等於給了史密斯夫婦一個裝滿約150萬美元現金的袋子。這就是金錢的魔法,純粹而簡單。

6
圖片來源:Canva

2.降低你的風險

我的第二件優先事項是幫你降低風險。風險的定義是,你的生活水準能在多大程度上高於或低於平均值。上行風險指的是體驗到高於平均水準的生活水準,這是好事;但下行風險是個很大的問題,這裡的意思是指與你預期相比,生活水準可能會下降很多

我們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風險。有些我們能控制,有些則無法掌控。在這本書中,我會特別聚焦於以下幾種重要的不確定因素:
・收入風險(職業或工作期望無法達成的風險)
・死亡風險(英年早逝的風險)
・長壽風險(過了預期壽命後還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風險)
・通貨膨脹風險(高物價使你的收入和資產購買力下降的風險)
・投資風險(你在市場上遭受重大損失的風險)

「長壽」也是一種經濟風險

這些風險光想到就讓人害怕,但我們能用一些超級有效的方法來降低每一種風險。

這裡有個親身實例。我媽活到88歲的時候,我發現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面臨一個重大財務風險。正如我們所期望,她還能再活很多年—在這些年當中,我們需要以高於以往的水準來供應她的生活。我建議兄弟姐妹一起幫她買一份年金,這與人壽保險相反。人壽保險是在人死後給錢,年金則是在你活著的時候付錢。

我的兄弟姐妹覺得我瘋了。我媽的健康狀況不是太好,預期壽命只剩四年。如果我們買年金,而她在四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去世,投資在保單上的大部分金錢就會損失。我同意,但我認為我們更大的財務風險是媽媽有可能會活到100歲,這樣她需要我們撫養的時間會比預期要長得多。

「她不可能再活超過五年,」他們說:「你看機率就知道。」我跟他們解釋說最重要的是她不符合機率的風險。談到風險時,我們看的是最壞的情況。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最壞的情況是媽媽會比我們預期活得更久。我的兄弟姐妹不喜歡我這種不帶感情、分析式的語氣。但最後他們明白這點,不再堅持,我們一起買了年金。這確實是個很好的決定。媽媽在98歲時去世,我們都很想念她。

2
圖片來源:Canva

3.讓每一分錢發揮最大效益

我的第三大目標是幫助你以更快樂的方式花錢。為了了解這項任務的奧祕,請跟我去一間古怪的超市購物。在這間超市裡,商品都沒有標價。你無法知道四公升牛奶的價格、六包素食香腸的價格、一瓶超級辣醬的價格、一罐魚嘴罐頭的價格(沒錯,這個地方也賣一些奇異美食),就連一條麵包的價格也是謎。儘管如此,你還是得穿越貨架走道,決定要將哪些雜貨放進購物車。只要你挑選的東西總價格超過200美元,連接感應器的購物車就會自動從你的信用卡收取你選擇的商品的費用,並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如果你被迫在不知道價格的情況下購物,會有什麼感覺?應該會很不爽。如果你不知道任何商品的價格,就會購買比你心中價值還要高的東西。你也不會買那些價格比你心中價值還要低的商品。沒錯,你會帶著價值200多美元的商品離開商店,但肯定不會帶著價值200美元的快樂離開。

知道每個決定的價格
就可以衡量生活幸福程度

當然,先擺脫思想實驗的設定,商店內的東西也都會標價。但是我們常在不知其真實價格的情況下,購買很多重要且昂貴的東西。其中包含個人與生活上的抉擇。以下有幾個例子:提前退休、選擇要去讀哪間大學、再生一個小孩、換工作、裝修房子、搬到別的州,還有離婚。這些決定當中的每一項都有一個精確的價格(還有可能是負數),這個價格的衡量標準是你的可持續生活水準。

1513454
圖片來源:博客來

書名:金錢魔法:個人財務終極實用指南,經濟學家教你如何管理和最大化你的錢

作者名:勞倫斯.克里寇夫

出版社:寶鼎

主圖來源:Canva

全新「造咖」來了!陪你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