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今(7)日遭遇史上最慘的股災,加權指數大幅下挫2065.87點,跌幅達9.7%,超過1,700家上市櫃公司股價跌停。然而,在這場波動中,三大電信股—中華電信(2412)、台灣大哥大(3045)與遠傳(4904)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
特別是中華電信,以約4%的跌幅成為「十大權值股中唯一未跌停的個股」,攜手台灣大哥大與遠傳上演了抗跌奇蹟,電信類股指數的跌幅僅為6%,顯著低於大盤。

中華電信能夠抗跌的三大關鍵
中華電信今日盤中跌幅一度收斂至2.3%,終場下跌4.1%,成交量較平日增加了三成。分析師指出,中華電信之所以能在股災中展現抗跌性,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民生必需品耐跌:
電信服務是現代社會的基礎設施,屬於民生必需品。其穩定的「訂閱制商業模式」,即使在經濟衰退期間,仍能維持基本營收,為投資人提供較為穩定的回報。
高配息吸引存股族:
中華電信每年發放的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穩定在3.5%-4.5%之間,這不僅吸引國內投資者,也吸引外資投資。外資連續10日買超,累計超過2.4萬張,顯示出資金對其穩定回報的青睞。
政府背景增加市場信心:
政府持有中華電信超過三成的股份,這使得市場對中華電信有較高的信任度。政府作為背後的強大支持者,為公司在市場動盪時提供了額外的保障。
與中華電信一同表現出強勁韌性的,還有台灣大哥大與遠傳。台灣大哥大今日收跌2.59%,遠傳則下跌4.6%。三大電信股合計吸引法人買超達2.1萬張,顯示資金對這些防禦性資產的青睞。
延伸閱讀:台股崩盤股民「睡公園」成梗!南紡、史前館跟風推「股災避難所」引爆社群潮

5G轉型與企業專網,提升長期競爭力
中華電信在2025年計劃將資本支出重點放在AIoT智慧應用領域,已建置1.5萬座5G基地台,並且企業專網客戶突破百家。遠傳則結合AI技術發展智慧城市方案,台灣大哥大則與momo購物進行資源整合,形成「電信+數位服務」雙引擎。產業分析師李明華指出:「電信業者從傳統通訊轉型為數位解決方案供應商,是它們能有效抗衡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
國泰證期研究部分析認為,電信股的本益比普遍在15-20倍之間,波動率僅為大盤的六成。在系統性風險爆發的情況下,電信股提供了「高殖利率的保護墊」,成為資金的避風港。今日資金明顯從高波動的電子股轉向防禦型資產,通訊網路類股成交金額占比從平日的3%上升至9%。
電信股——「市場穩定器」
此次股災再次證明了電信股作為「市場穩定器」的作用。隨著5G滲透率突破40%及企業專網需求爆發,三大電信股的轉型成效將成為未來觀察的重點。分析機構預估,面對不確定的國際政經環境,電信類股仍將是法人配置的核心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