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天氣冷就全身僵到變小木偶?原來身體是否已經被寒氣攻陷,從你的「喝水習慣」就能看出來!

18 Dec, 2018

作者:李璧如醫師

  

 

雖然現在每日建議飲水量已修正為:每公斤體重乘上三十毫升,不像以往固定每人兩千毫升的飲水量,但我臨床發現,寒氣少的人,根本不想多飲水。

病人告訴我,他曾上過中醫課,休息時間大家都在抽煙(老師認為抽煙不過有些肺熱,沒什麼),他恭敬地用一小紙杯裝水,端給老師喝,竟遭他大罵:「你要害死我嗎?」原來,這位老師認為多喝水會致「水毒」,所以,他主張能不喝水就不喝水。這觀念對嗎?

某些體質的病人,如脾腎陽虛、心腎虛衰,水液輸送及代謝能力低下,在身體負荷能力還沒來得及調上來時,只能減少水分的攝取。又或某些病症,如臌脹(腹水)或急性腎臟病、洗腎的病人,稍微限水是必要的。

學生對老師說的話,多半照單全收,病人上了一陣子課,覺得不對勁就跑了。但他一位老大哥持續上了一年多,愛吃補藥,又嚴格限水,後來身體出了狀況,這位密醫老師也沒輒。他拒絕西醫,外面的中醫也不知找誰,就這樣把命都葬送了。

相反地,更多人主張,多喝水可以加速代謝,排除身體毒素,許多師長都要求孩子要多喝水。曾有新聞報導,某母親規定孩子每天要喝幾千毫升的水,小孩很聽話,不敢不喝,後來搞出腎病—這真成了「水毒」!又如老人脾虛,心臟也虛,水喝太多易致水腫,實不宜大量飲水。

至於一般人,每天大氣溼度不同、每人日常作息不同,有人暑天曝日、有人鎮日在冷氣房,個人體質狀況也不一樣,每天需要喝多少水,無法統一量化。事實上,如果我們安靜下來,身體自然會知道。

 

我在為病人衛教時,大多時候是在相對條件下立論的。比如感冒未解這段時間請少食油膩高糖以免助熱生痰當然,也有些是無論肥瘦、老壯婦幼,必須一體遵行,如起居有節、勿食冰冷等。

處方時,不論內容、劑量、使用時機,還是各種手法的運用,並非死板板地一概而論,而是極其靈活彈性,是因人因時因地因症而異的。甚至一般認為女人專用的「四物湯」、「完帶湯」,男人如果症脈吻合,照樣有療效。

中醫立基於一個「中」字,已盡得其精髓。過猶不及,皆非中庸之道,當然更談不上「中節」。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似是而非的「偽論」,必須經過揀擇,不是書上講的、台上說的,都是正確的,初入中醫大海,很容易迷航,請務必睜大眼睛,以免誤入歧途!

 

 

寒氣越重,越喜歡大量飲水

Q請問是口渴才喝水,還是每日要飲用固定量的水,哪種對身體較好呢?

A口渴才喝水。每人高矮、飯量都不同,飲水量豈能硬性規定?寒氣越重者,越喜歡大量飲水。

 

 

往下看更多《病從排寒解》相關文章

 

 

【依賴節食、蔬果減重問題多】

寒少自消脂,氣飽不思食

脂肪通常堆積在寒氣淤結最甚之處,這是生物自我保護機轉。所以戒食生冷乃是減肥的核心關鍵排寒保暖體氣提升不再胡亂抓取胃口變小自能瘦身;寒氣少,身體需要的脂肪也就少,這才是瘦身的根本之道。

病人A說:「我發現老公的食量變小了,以前他就算吃飽還是會幫我清菜尾,現在卻說真的吃不下,好像身體告訴他要停,漸漸的,連我也一樣。老公問想不想吃炸雞?我竟覺得很膩,馬上搖頭拒絕,這也太詭異了 !某個週末夜,我們決定放縱地享受那又油又香的鹹酥雞,沒想到一切就像走味的咖啡,甜不辣變得油耗味很重,雞肉吃起來酸酸的,就這樣,我們跟鹹酥雞的美好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吃了一年多蕁麻疹西藥,搞到月經一個月來三次的病人B說:「那時爆肥,很想趕快瘦身,不僅吃得少,還兩天游一次泳,這麼拼命,卻絲毫無法撼動身上的肥油。反倒經中藥調理一個月,不僅能提早且快速入眠,還能睡得比較長,最驚喜的是吃類固醇導致的面腫已消。」

我說,所以減肥還是要從根本下手,元氣養上來,一氣流行,自然就能瘦。

有個長期吃西藥的小孩,改吃中藥甫一週,居然瘦了五公斤;媽媽也瘦了兩公斤;姑姑一個月瘦六公斤,神采飛揚,非常亮麗。都只是治病而已,但能量提升,自能消脂。

另一位體質虛寒的病人C提到她接受針灸減肥的慘痛經驗:「醫師說,不准吃澱粉,只能吃青菜,還吃一堆會拉肚子的藥及茶包,身體虛得要命,雖然瘦了四公斤,但三個月後,卻復胖八公斤。」

短短一下午,就有四個病人跟我分享類似的經驗。我的回答是,凡事皆須循正軌,減肥這碼事也不例外,年輕時體力尚可,禁得起剋伐,這種治標式的減肥法,還有點效;等年紀越大體力差了,這樣減下去就會要命!

 

過食是助肥元兇

只要有心,煮頓營養好吃的餐食,一點都不難,十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當然「量」要計算好,以免浪費或過食致肥!主婦常常捨不得剩餘的食物,結果讓自己成了大腹婆,這就得不償失了。過食會導致那些問題呢?

 

肥胖

過食會引發肥胖,以小兒為例,幼兒型肥胖與家族習性有關,尤其攝食內容與習慣更具關鍵性影響,例如過食肥甘、膏粱厚味之品(醣類與脂質)、零食、宵夜、外食,皆是助肥元凶。

小兒屬人生「築基」階段,吸收合成能力特別旺盛,雖然機體發育未臻成熟,但對水榖精氣的需求,相對成人,更為迫切。因此,哺餵分際極為重要,父母的過度干擾常會壓抑孩子自我調節食量的本能機制;有些家族習慣過食、強迫進食,孩子豈能不肥?

 

復病

過食還會導致疾病,中醫古來即有復病的概念,導致復病的原因甚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食復」,因飲食不當而導致疾病復發。除了機體虛弱因素外,誤食、過食,皆可能引發舊疾。進食分量,因人而異,身體調養好後,體氣、敏感度提升,該吃什麼食物、能吃多少,自然會知道。

 

飲食無時,損傷脾胃

若飲食無時,足可損傷脾胃,變生他病。自古以來,就有一日三餐,「早宜好,午宜豐,晚宜少」之說。若飲食無時失節,比如晏起吃早午餐,晚睡又吃宵夜,身體運作步調完全亂了套,日久不出問題也難。按固定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按身體節律進行脾胃可協調配合張弛有度水穀精微化生有序有條不紊地輸布全身

我有個病人從年輕到初老,一直少食、甚至懶食,世間若有那種把餅圈在頸下,都還會餓死的人,恐怕就是她。當然她或許還擱著一縷幽微難解的心事,久了懶怠成習,經常一天只吃一餐,這一餐還是胡亂打發填肚子而已,幾個閨密都怕她餓死,經常催促她進食。

她仍兼服降糖西藥,雙手麻酸脹痛無力,當然還有各種症狀。一天她來拿藥,讓她先到樓下轉角吃了碗麵,上來時臉色轉紅潤。我說,你得好好吃飯,藥不能當飯吃,人是鐵,飯是鋼,營養不良血糖當然高。今天就不給你藥了!

她說,可是我帶了袋子……。

袋子?我說,去隔壁市場買菜,給我好好吃飯,不好好吃飯的人,吃藥怎會有效,療效起碼打了好幾折!

 

 

內容由 三采文化《病從排寒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