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經想過,有一天AI不只是幫手,而可能成為你的「競爭對手」?中國人工智慧公司 DeepSeek 最近推出了一款低成本但高效能的 AI 模型,讓矽谷科技巨頭感受到強烈威脅。而與此同時,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最新研究警告,多達 70% 的電腦相關工作,未來可能會被 AI 取代或徹底改變。
延伸閱讀:行充不能放隨身行李了?出國注意「行動電源」搭飛機新規上路
AI 真的會搶走工作嗎?這些職位最危險!

這並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而是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現實挑戰。AI 技術的進步,不僅衝擊了科技業,甚至正在影響我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
IPPR 研究團隊分析了 22,000 種職位類型,發現依賴電腦的工作,例如行銷、專案管理、行政支援,以及組織與策略規劃,最容易受到 AI 的影響。這些職業的共同點是涉及資訊處理、數據分析和決策制定,而這些正是 AI 發展最快的領域。
最危險的職位類型包括:
- 行銷專員:AI 已經能夠分析市場趨勢、生成廣告內容,甚至制定投放策略。
- 專案管理:AI 可處理大量資訊、優化排程,甚至自動執行決策。
- 行政支援:虛擬助理已能處理郵件、排程、文件整理,減少人力需求。
IPPR 專家 Carsten Jung 表示:「AI 不只是工具,它開始成為決策的『參與者』,影響工作的本質,甚至取代某些職位。」
政府監管 AI,還來得及嗎?

IPPR 強烈呼籲各國政府必須更積極監督 AI 技術的發展,而不只是專注於提升 AI 的安全性或推動普及化。他們擔憂,如果政策跟不上,AI 可能會加劇工作機會流失、經濟不平等,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根據 IPPR 的另一份研究報告,在最壞的情境下,英國可能有高達 800 萬個工作崗位被 AI 取代。這不只是科技產業的問題,而是涉及所有依賴電腦作業的行業。
除了工作市場的變革,AI 也正在改變人們的社交互動方式。IPPR 報告指出,目前英國已有約 93 萬人 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Character.AI」作為數位伴侶,其中不少人甚至與 AI 建立了類似「情感關係」。這些 AI 伴侶雖然提供情感支持,但 IPPR 也警告,這可能會導致心理依賴、社交隔離,甚至影響年輕人的心理健康。
面對 AI 浪潮,我們該如何應對?

AI 正在快速改變世界,而這股浪潮已經來到我們面前。無論是企業、政府,甚至是每個普通上班族,都必須開始思考:如何適應這個新時代?像是企業應該思考如何與 AI 協作,而不是單純取代人力。
政府也需要制定更完善的 AI 監管政策,避免科技進步帶來社會不平等;個人則可以強化自身技能,學習 AI 無法輕易取代的領域,如創意、策略思維和人際互動。
AI 時代並非洪水猛獸,但它確實會改變我們的世界。現在的問題不是 AI 會不會取代工作,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與 AI 共存?你準備好了嗎?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