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近日日本爆發多起諾羅病毒引發的食品中毒事件,涉及和菓子店及便當製作公司,已造成數百人感染,包括一起致命案例。此波疫情再次凸顯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並引發了公共衛生的緊急關注。
延伸閱讀:腹瀉疫情近5年新高!單週破30萬人次就醫,諾羅占96.1%最多

圖片來源:NHK報導截圖
根據《日本海電視》的報導,鳥取縣米子市的和菓子店「清月」近日發生嚴重的食品中毒事件,99名顧客分別在食用店內的「草莓大福」(いちご大福)及日式糕點「練切」(練り切り)後出現腹痛及腹瀉等症狀,衛生部門的檢測確認這些病例與諾羅病毒感染有關,草莓大福中的紅豆餡被指是污染源。該店已被暫停營業五天以進行徹底清潔和檢查。
除了這起事件,米子市內的皆生溫泉(Kaike Onsen)某間旅館也發生了疑似諾羅病毒引發的食物中毒病例,米子衛生所提醒民眾,近期應更加注意個人與飲食衛生,並做好防範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另一起事件發生在岐阜縣的「BAIPASU給食中心」,一家大型便當製作公司。該公司製作的便當導致超過320人出現類似症狀,其中一名40多歲的男性不幸於食用後死亡。檢驗結果顯示,男子體內有諾羅病毒。該公司指出,涉事便當於2月25日至27日間製作,並於3月6日前被大量消費。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強調,雖然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已經下降,但仍處於近五年來的高位。當局提醒民眾,必須嚴格遵守個人衛生和食品安全措施,尤其是在食品處理和進食前後要徹底洗手。此外,疾管署提到,今年的主要流行病毒株為GII.17,這是一種已多年未在國內流行的病毒型別,且存在基因重組變異,公眾應保持警覺,避免病毒傳播。
此次食品中毒事件再次提醒大眾,在冬季諾羅病毒高發季節中,必須加強食品安全和個人衛生措施,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