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立動物園最近迎來一位「重量級」新成員,牠來自捷克俄斯特拉發動物園的雌性小懶猴「Chö」!這次調度是由歐洲瀕危物種保育計畫(EEP)的小懶猴專家團隊精心協調,目標是透過基因交流,讓台北動物園的小懶猴家族更加壯大。
「Chö」遠渡重洋 24 小時平安抵台!
小小的「Chö」在歷經24 小時的長途旅程後,於3月5日下午5點順利抵達臺灣,當天晚上入住動物園檢疫中心,準備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檢疫觀察期。未來她將和園內的一隻雄性小懶猴進行配對,希望能為這個瀕危物種貢獻一份心力。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延伸閱讀:比彈跳豬可愛?全球不到100隻!泰國黃金虎萌翻網友:不是AI嗎
臺北市立動物園長年積極參與國際保育組織,透過與全球動物園的合作,共同建立瀕危物種的「域外衛星族群」,確保牠們的繁衍與基因多樣性。小懶猴屬於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的「瀕危(EN)」等級,也被華盛頓公約(CITES)列為附錄 I 物種,全球數量正在急速下降。
小懶猴是什麼?
小懶猴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懶猴,主要分布於越南、寮國、柬埔寨東部等地的雨林與竹林中,但牠們正面臨盜獵、非法寵物交易、棲地破壞等嚴重威脅,使得野外族群持續減少。此外,小懶猴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幾乎躲起來休息,也讓研究人員難以掌握完整的野生族群數據。直到 2000 年後,科學家才開始進行較有系統的調查,但結果卻令人憂心——小懶猴的野外族群已瀕臨滅絕。
小懶猴雖然名字裡有個「懶」字,但牠們可是靈活的夜行小精靈!牠們的拇指可以對握,擁有超強的抓握力,能長時間待在樹上不動。不過,白天的牠們通常會蜷縮在樹洞裡休息,天氣溫暖時活動力較高,天冷時則會睡上十幾個小時節省能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臺北動物園的穿山甲館夜行動物區採用「日夜顛倒」的照養模式,讓小懶猴的活動時間正好對應遊客的參觀時段。但大家參觀時記得要輕聲細語,避免開閃光燈,這樣才能讓這些睜著大眼、緩緩移動的小動物感到安心。擁有可愛模樣的牠也讓網友笑稱:「歡迎小懶猴!超萌都好可愛喔!」、「長得很勤勞的樣子」、「可愛,熬夜很多的樣子」
動物園的小懶猴家族
目前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照養了3隻雄性小懶猴,展示場中的是一對「父子檔」,而「Chö」在檢疫期結束後,將和另一隻雄性個體進行配對,希望能夠成功繁殖,為瀕危的小懶猴族群帶來新希望。至於牠什麼時候會正式與大家見面?動物園表示會依適應狀況安排公開時間,大家可以耐心期待!
讓我們一起期待「Chö」的正式亮相,也希望透過這次的保育合作,能讓更多人關注這群可愛卻瀕臨危機的小懶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