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圖來源:photoAC
環境部自2017年起積極倡導「衛生紙可直接沖入馬桶」的政策,提升如廁衛生與減少垃圾處理成本。雖然此舉獲得部分民眾支持,但整體接受度仍有待提升。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呼籲大眾應依據產品性質與科學證據,市面上多數合格衛生紙採短纖維設計,遇水即化,若正確使用並不會造成管線堵塞。
習慣才是關鍵,使用方式影響排水效果
雖然合格衛生紙本身是可溶解設計,但若一次性使用過量,仍可能對排水系統造成壓力。日常生活中,有人將大量衛生紙丟入馬桶後立刻沖水,導致水流來不及帶走整團紙張,進而造成堵塞。特別是在辦公室、商場或餐廳等公共空間,馬桶經常因使用不當而發生堵塞,導致業者在廁所張貼「禁止丟衛生紙」的提醒。雖然這些標語看似違反政策精神,但其實是針對實際狀況做出管理選擇。

圖片來源:photoAC
不是衛生紙!堵塞問題是因為「這些」
面對馬桶堵塞問題時,不少人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衛生紙,但實際上,許多問題來自錯誤使用者的行為與不當丟棄物品。一些民眾將面紙、擦手紙、濕紙巾,甚至煙蒂、食品包裝等異物一併沖入馬桶,這些不溶於水的雜物,才是難以分解、容易卡住管線的罪魁禍首。合格衛生紙與這些產品不同,其設計考量沖水性與環境友善,若民眾能分辨材質差異、避免亂丟異物,馬桶自然不會頻繁出狀況。

圖片來源:photoAC
四大因素導致馬桶容易阻塞
除了錯誤使用習慣,專家指出,管線本身的老化與設計缺陷,才是馬桶堵塞最根本的原因。特別是在老舊建築中,排水系統常因以下四大問題出現堵塞:
- 管徑縮小:長年累積的鏽蝕、油垢會讓原本排水管的尺寸變小,有如人體的「血管硬化」般阻塞水流。
- 坡度不足:排水管若傾斜度不夠,水流動能減弱,容易使固體廢物沉積、無法順利排出。
- 接縫或異物干擾:老舊管線常出現不平整的接縫、或遭樹根、異物侵入,卡住紙張與雜物。
- 通氣設計不良:排水系統若無良好通氣管設計,會產生壓力差,導致排水不順、馬桶回堵。
這些看不見的結構問題,才是造成馬桶堵塞的主因,也說明了為何使用可溶衛生紙,仍可能遇上排水危機。
衛生紙其實可以安心丟進馬桶,關鍵在於選對產品、用量適當,避免丟入其他不易分解的物品,且定期清潔排水管,就能大幅降低堵塞風險。如果環境條件不同,也能依實際情況調整做法,找到最正確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