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反叛流行女皇」瑪丹娜經典傳奇20件事:我從不聽話,也不打算聽話!

03 Aug, 2023

從底層小人物蛻變「反叛流行女皇」,瑪丹娜成為引領時代的象徵人物,即使受到再大阻礙,她都堅定邁往自己的道路,透過與世界不停對抗的歷程,她一次次寫下「獨特就是流行」的經典傳奇,唱出代表作〈Like A Virgin〉歌詞「我又閃亮又嶄新」重生的希望。她創造的流行,來自「反叛」獨立個性,是什麼讓她擁有勇敢新穎的力量?以下帶你來了解「反叛流行女皇」瑪丹娜20件事。

346270440_912551433370605_602105310355990059_n
圖片來源:瑪丹娜 IG

1.「瑪丹娜」成為時代名稱

現今60+的瑪丹娜,每次現身都展現顛覆潮流「女皇」架勢,她曾說「大部份女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欣然接受她們不被允許展現某些行為,但我從來不聽話,也不打算聽話」,不斷突破主流框架,以及大家對「女性」身份的認知。她不僅是樂壇教母級流行天后,在音樂圈開展創意的同時,拓展時尚藝文品味,將自己比電影還曲折的人生故事,注入所有作品中。

瑪丹娜豪放坦率大膽作風,常常改寫流行規則,因此漸漸湧現大量關於她的學術文學評論與作品,甚至還有以她為中心命名的「瑪丹娜」學術學科,專門研究關於她的一切,可說是20到21世紀「被記錄最完整」當代傑出人物之一。

 
 
 
 
 
 
 
 
 
 
 
 
 
 
 

Madonna(@madonna)分享的貼文


延伸閱讀:瑪丹娜、歐普拉狂推坑!天然「裸食減肥法」全球爆紅,4招讓你日常無痛接軌變瘦

2.女性派對大姐頭,引領世代潮流

瑪丹娜從早期默默無名的舞者,一路晉級藝人伴唱歌手,逐漸展現獨到「前衛音樂風格」,不停創造經典旋律,刷新排行紀錄。她在2023年葛萊美獎擔任引言人時曾說:「當有人覺得你的音樂引起爭議或是危險的,代表你一定是做對了什麼,我在這裡向反叛者們喊話,你們的無懼和製造問題的態度,會被聽見看見和欣賞」,以過來人身份鼓勵大家開創大膽新穎想法。

除了音樂才華成就,她在服飾珠寶的穿搭配件與辛辣風格,也讓她漸漸成為時尚潮流領航者,不僅多角化與知名造型師和珠寶設計師合作,也與平價服飾品牌聯手打造包括皮革風衣、亮片連衣裙等,充滿「瑪丹娜」獨特風格系列服裝。

3.創立唱片公司,斜槓多元人生

1992年瑪丹娜創立了唱片公司,為艾拉妮絲莫莉塞特《原味小碎藥丸》發行專輯,成為明星跨界經營唱片公司成功典範。此外,瑪丹娜還涉足包括時尚品牌、撰文寫作、健身俱樂部以及電影幕後製作,甚至成立自己的娛樂事業公司Maverick,經營包括唱片發行、電影電視和書籍出版銷售等相關業務,大展她藝術創意與商業運營的多元長才。

4.母親離世與父親再婚造就獨立性格

瑪丹娜5歲時,因母親乳腺癌逝世受到很大衝擊,「父親」對當時的她來說特別重要,她無法接受父親再婚,慢慢從乖巧女孩走向叛逆少女之路。沒有家人作為後盾之後,瑪丹娜對未來一度感到非常茫然,她曾說「藝術」是自己的精神糧食,藝術創作是唯一能讓她在家人和戀人以外,支持自己往前走非常重要的動力。

 
 
 
 
 
 
 
 
 
 
 
 
 
 
 

Madonna(@madonna)分享的貼文


5.大學輟學搬到紐約,是少女時期最勇敢的事

高中時期的瑪丹娜,不僅成績優異,還是學校啦啦隊隊員,對舞蹈有濃厚興趣。瑪丹娜高中畢業後獲得密西根大學舞蹈學院獎學金,在芭蕾舞老師鼓勵下,努力追尋成為舞者的夢想。

為了舞蹈夢想,瑪丹娜大學沒唸完就決定搬到紐約,當時她一邊努力打工在貧民區生活,一邊在現代舞劇團累積經歷,成為她後來擔任明星後備舞者重要的養分。瑪丹娜在回憶這段時期時曾說,這是她成長生涯最辛苦也最勇敢的時光:「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搭計程車,到紐約時口袋只有35美元,是我做過最勇敢的事」。

6.《創造安娜》女主角將演出瑪丹娜的自傳電影

瑪丹娜為指正過去描述關於的她的部份電影內容,在2020年宣布她將編導自己的自傳電影,她覺得沒有人比她自己更適合說自己的故事:「我有必要透過我的聲音,分享我人生中有如坐雲霄飛車的時刻」、「這部傳記片將呈現生活帶給我的不可思議旅程,作為一名藝術家、音樂家、舞者,一個試圖在世界闖出自己路的人」。而在Netflix《創造安娜》演出網紅一角的茱莉婭加納,在與瑪丹娜長達11小時親自面試時脫穎而出,憑著優異表現得到詮釋瑪丹娜的機會。

7.《忠實者》靈感來源是當時的老公西恩潘

瑪丹娜1986年發行的《忠實者》脫離以往浮華曲風,雖然探討的是青少年懷孕、父母隔閡等嚴肅社會議題,卻被音樂串流平台的聽眾評價為聽起來「最開心」的專輯。瑪丹娜曾說專輯靈感來自當時的丈夫西恩潘,並且想把這張專輯獻給他。

專輯當中的3首單曲〈Live To Tell〉、〈Papa Don't Preach〉、〈Open Your Heart〉,不僅成為告示牌百大單曲榜冠軍,同名曲〈True Blue〉以及〈La Isla Bonita〉也在榜單前5名,締造了全球超過28個國家排行冠軍,創下她出道以來最高的2500萬張專輯銷量,取得空前好成績。

8.人生最後悔的是「結婚兩次」

瑪丹娜曾在受訪時坦言,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結婚 :「而且還是兩次」!她從婚姻和過往人生學到最重要的一課,就是「一切都不是真的」,經歷兩段婚姻之後,她學習到與人相處更自在的方式。她與前夫西恩潘仍保持友好關係,西恩潘曾現身支持瑪丹娜的演唱會,也曾在2016年海地慈善晚會與她雙手緊牽,瑪丹娜在這場晚會獻唱〈La Vie en Rose〉前,還大方對西恩潘告白:「到現在還是一樣愛你」,讓敲碗復合的粉絲們因此重燃希望。

9.《宛如處女》首登告示牌冠軍

瑪丹娜在1984年26歲於首屆MTV音樂錄影帶獎中,以低胸純白婚紗演唱〈Like a Virgin〉的吊襪帶地板爬行表演畫面,被譽為是樂壇生涯關鍵演出,這首歌不但成為她人生中第一首冠軍單曲,同名專輯也讓她首次奪下告示牌冠軍,並且連續6週登上告示牌百強單曲榜。歌詞顛覆傳統女性守潔的價值觀引起全球熱議,也讓她獲得美國海外媒體與歌迷肯定。

10.大銀幕處女作《神秘約會》成1985年十大最佳電影

1985年瑪丹娜初登大銀幕《神秘約會》,飾演與自己豪放不羈個性非常相像的角色,她因著與角色特質吻合,加上片中街頭風格造型穿搭,以及紐約場景與她都會時尚形象重疊,在詮釋角色上大大加分,讓她更具說服力,吸引了非常多瑪丹娜粉絲走進電影院觀賞。《神秘約會》透過家庭主婦和浪女兩種反差極大的角色,對比傳統與新潮不同女性思維,當年被《紐約時報》評為1985年十大最佳電影。

11.懷孕拍《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登金球影后寶座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為瑪丹娜奪得金球獎影后,片中她飾演從舞女蛻變成阿根廷國母的艾薇塔一角,與瑪丹娜舞者出道經歷十分契合。瑪丹娜為了角色造型每天需花上至少2小時變妝,特別和發聲老師學習加強聲線變化,展現音樂劇電影唱功。最困難的是她在拍攝期間發現自己有身孕,拍攝進度不得不比原先規劃期程提早進行,因此發揮出令大家想像不到的精湛表演。她為電影推出的〈You Must Love Me〉與〈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兩首歌曲,更為她拿下1997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項。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1996-750x539
圖片來源:《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劇照

12.《光芒萬丈》是90年代最偉大流行音樂傑作之一

1998年,產後復出的瑪丹娜推出第7張專輯《光芒萬丈》,嘗試將舞曲結合英式搖滾曲風,柔中帶剛的電子舞曲讓樂評驚豔:「專輯尋求豐富曲風,衍生出90年代流行歌曲不同型態,包括硬式搖滾與派對音樂等不同元素」,同時被音樂雜誌盛讚是「90年代最偉大的流行音樂傑作之一」、「史上最偉大的五百張專輯之一」,獲得當年4項葛萊美獎。主打歌〈Frozen〉成為瑪丹娜首支英國單曲榜奪冠的歌曲,讓她的樂壇神話再創高峰。

13.金氏紀錄史上暢銷冠軍女歌手

瑪丹娜從1983年發行同名專輯,以流行舞曲和後迪斯可曲風一戰成名之後,求新求變的音樂風格每每締造驚人成績,包括1990年發行的《瑪丹娜精選輯》,曾霸榜英國排行長達338週,長達2個月居於榜首。她有46首單曲名列英國排行前5名,比她還要多的只有貓王。而她在1998年產後復出發行的第張7專輯《光芒萬丈》,更締造了「瑪丹娜音樂盛世」,被同年出版的金氏世界紀錄名列在冊:「沒有其他女歌手在全球擁有比瑪丹娜更多的唱片銷量」。

14.唱進「超級盃」歌手夢想殿堂

唱進超級盃是許多歌手的夢想,瑪丹娜在2012年產後復出後,不僅成功登上超級盃,還成為當年網路熱搜關鍵字。當時她引領百名表演者上台,以頭戴皇冠披上金色戰衣的古埃及「女皇」造型登場,同時化身啦啦隊長,手持金色彩球活力十足,滿滿少女感。

瑪丹娜在演出前受訪曾說,她想要給觀眾「全世界最棒的秀」,希望打造有如嘉年華的表演,當中包括〈Vogue〉配搭千手觀音手勢、以及體操風格的〈Music〉,皆展現前所未見的創新表演,創下超級盃中場秀表演史上最多收看人次冠軍,而這個紀錄直到2015年,才被凱蒂佩芮身旁伴舞的鯊魚人偶裝打破。

sddefault
圖片來源:超級盃

15.美國女歌手富豪冠軍

美國財經雜誌曾在2017年統計瑪丹娜的身價高達5.8億美元(約台幣186億),是當年美國女歌手富豪冠軍,遙遙領第2名2億美元的席琳狄翁,以及第3名的芭芭拉史翠珊。她的這項冠軍紀錄,在2019年被「副業女王」蕾哈娜6億美元(約台幣193億)的資產紀錄超越。

16.《宛如祈禱者》讓流行音樂晉級藝術作品

1989年瑪丹娜發行的第4張專輯《宛如祈禱者》,被《滾石》雜誌讚評「做為流行音樂產物而言,簡直就是藝術」。同名主打歌同時成為百事可樂廣告曲,MV中對宗教大膽詮釋的的作法,顛覆當年保守觀念。這張專輯除了在告示牌200大專輯榜登頂,也在1980年代尾聲,讓瑪丹娜收獲人氣獎項,包括MTV頻道、《告示牌》雜誌和《音樂人》雜誌,都評選她為最佳明星。

17.〈Sooner or Later〉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

瑪丹娜在《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綻放嫻熟演技前,就曾在1990年漫改動作電影《迪克雀西》與艾爾帕西諾、達斯汀霍夫曼合作,這部電影當年獲得奧斯卡高達7項提名。同時瑪丹娜也發行電影原聲帶《屏息》,許多靈感來自片中1930年代的佈景。瑪丹娜除了以片中夜總會歌手角色,提名土星獎影后,原聲帶的〈Sooner or Later〉這首歌,還讓歌曲創作人獲頒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Sooner or Later〉讓瑪丹娜呈現有別以往性感形象,成功向大家證明,她不只有流行舞曲的火辣味道,溫柔婉約詮釋抒情歌曲的甜味功力也相當成熟。瑪丹娜曾在1995年全美音樂獎表演時,特地穿上旗袍演唱這首歌,在那之後她很少公開演唱,直到21年後她在《Rebel Heart Tour》台北演唱會時,才再次公開演唱〈Sooner or Later〉。

18.創作兒童繪本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瑪丹娜的藝術創作才華也展現在寫作領域,她曾經發行過五本童書,第一本童書是2003年出版的《英倫玫瑰》(The English Roses),以4個相互嫉妒的英國校園女孩為主角,獲J·K·羅琳讚賞她是「一朵真正的英倫玫瑰」,這本該書登上當年《紐約時報》暢銷書籍榜,成為史上銷售最快的兒童繪本。

 
 
 
 
 
 
 
 
 
 
 
 
 
 
 

Madonna(@madonna)分享的貼文


19.邊宣傳《娜語錄》邊援助馬拉威

瑪丹娜2005年第10張專輯《娜語錄》再度獲得葛萊美肯定,得到最佳電子/舞曲專輯獎項,隔年她一邊忙於《娜語錄》世界巡迴演唱會,一邊做善事透過援助馬拉威,不僅捐款給馬拉威孤兒院,還親自前往視察,她為此領養一名馬拉威男孩。瑪丹娜對馬拉威的關注不只如此,她也曾為其製作編寫紀錄片《我在因我們同在》(I Am Because We Are),希望喚起大家關心馬拉威的困難處境。

20.激勵別人是生活大動力,病危後報平安:「討厭讓任何人失望」

曾說「藝術」成為生活最大動力的瑪丹娜,也說「渴望激勵人們」是驅使60+的她,一直對世界保持好奇心的最大原因,她希望自己能為世界帶來更好的力量:「若不是創新的一份子,便是造成毀滅的一部份,就像呼吸一樣,我無法想像停止這麼做」、「表演永遠令人興奮,我喜歡說話,也喜歡和觀眾互動」。

 
 
 
 
 
 
 
 
 
 
 
 
 
 
 

Madonna(@madonna)分享的貼文


瑪丹娜在2023年巡演時突然傳出病危的消息,嚇壞了大家,習慣將苦痛深藏於心的她,在消息傳出後迅速報平安說她很討厭讓大家失望,呼應了她曾說自己很喜歡小丑逗人發笑表演的方式,因為小丑內心隱藏了無人知曉的面貌,這樣的概念讓她十分著迷,因為她也是這麼看待自己的人生。

瑪丹娜將成長所有經歷,轉為激勵世界的動力,她寫下的經典冠軍傳奇不僅是藝術成就,還有她給予身旁的人,求新求變的美好心意,希望她好好保重身體恢復健康,我們等待女皇再度歸來。

封面圖片來源:IG@Madonna、《Madonna》專輯封面
source from:madonna IG、Vanity Fair、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