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上班壓力倍增?Z世代在辦公室掀「裝忙潮」專家警告:根源是制度與信任問題

02 Jul, 2025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隨著像亞馬遜等大型企業積極推動全面返辦公室政策之後,許多原先實行遠距的公司也紛紛要求員工回歸實體工作模式,然而這樣的復工浪潮卻在Z世代年輕員工之間引發另類反應,讓「裝忙」文化迅速蔓延,甚至在社群媒體上成為熱門話題?

裝忙不是偷懶,而是職場倖存機制?

Z世代的裝忙行為,並非出自偷懶,而是一種應對現代辦公文化的「職場生存本能」。Mindseta創辦人喬迪・芬德利(Jody Findley)指出,許多年輕員工面對「必須看起來很忙」的隱性壓力,只能選擇以表面努力來避免質疑,特別是對於疫情期間才進入職場的Z世代而言,這是他們首次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失去了遠距工作時的彈性,導致心理與身體上的雙重疲憊。

職涯平台Career.io也觀察到,「task masking」(任務掩飾)行為的興起與員工進辦公室的時間成正比;職涯教練亞曼達・奧古斯丁(Amanda Augustine)表示,企業要求實體出勤的同時,也傳遞出「人在位=有產值」的訊息,但這與年輕員工對「工作成果重於出勤時間」的價值觀產生衝突,許多Z世代認為,單純坐在辦公桌前的時數,並不能證明自己的貢獻。

延伸閱讀:被夾殺的三明治世代!全球社群都在談Z世代與千禧年,誰還記得X世代?

pexels-hillaryfox-1595385
圖片來源:pexels

裝忙技巧成流行

另外在TikT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上,各種的「裝忙教學」影片也掀起旋風,像是教你:將文件堆滿桌面、假裝打電話給虛構客戶、抱著筆電在辦公室走來走去等花招,留言區中更有不少Z世代網友分享自身經驗:「我桌上的報表已經放9個月了」、「邊假裝打字邊和朋友聊天」,對他們而言,裝忙不只是應對制度壓力,更是一種微型反抗的文化符號。

裝忙竟然反映信任危機

職涯顧問公司City CV執行長維多利亞・麥克琳恩(Victoria McLean)認為,當員工將心力放在製造工作假象,而非專注完成任務時,這往往透露出企業內部存在信任缺口或缺乏歸屬感,她指出,主管應該重視裝忙行為,這不只是員工的問題,更是整體職場文化的警訊。

根據人資公司Workhuman的調查,約三分之一的受訪員工坦言曾在工作中裝忙,管理者中甚至有近半數認為這種行為在團隊中十分常見,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受訪者表示裝忙並未影響他們的工作成果,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依舊是「表現超標」的員工,這顯示出,問題或許不在於員工不努力,而是制度與目標缺乏明確連結。

pexels-pixabay-357514說圖片來源:pexels

企業應該要正視辦公制度的真正目的

要解決Z世代「task masking」風氣蔓延的現象,企業不能只靠監督或規範,Redefining Communications創辦人珍妮・菲爾德(Jenni Field)強調,效率低落並非取決於辦公地點,而是與管理方式密切相關,她建議,公司應與員工坦誠溝通返辦的目的,並釐清實體工作的真正價值與優勢,例如促進合作、激發創意等,而非只是單純的「人要出現」。

延伸閱讀:最孤單的一代!Z世代活在科技時代的孤獨迷失:社交減少、晚婚成主因

與其裝忙,不如改變工作結構

對員工而言,長期裝忙反而更耗心力,甚至可能導致職場倦怠與幸福感下降,創業教練強納森・布羅德斯(Jonathan Broders)就提醒,與其維持無效的表面努力,不如主動向上級反映工作負荷與安排,他也呼籲年輕人反思:「我為什麼要裝忙?是無聊?不被信任?還是對公司政策失望?」只有釐清背後原因,才能爭取到真正適合發揮與成長的工作環境。

隨著職場型態不斷演變,企業若無法對「實體工作」賦予具體價值與彈性,將難以留住Z世代人才,專家一致認為,唯有重建彼此信任與清楚目標,才能真正提升生產力,也避免裝忙文化成為下一個職場常態。

資料來源:DailyMail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