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對他太好怕寵壞,對他不好怕變淡!解析「關係中如何拿捏平衡」:只做你真心想為他做的事!

10 Aug, 2018

我到底應該對他多好?什麼時候我應該顧及我的需求?什麼時候我應該去滿足對方的需求?那個界線怎麼去拿捏?這些問題也是我在分手前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每每都很怕自己付出太多使對方不珍惜,又怕自己付出太少對方覺得我很自私。進退一點都不自如,直到失戀之後我才真正搞清楚要怎麼那捏所謂那些關係平衡的界線。

  

首先我們要看的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心量到哪裡,心量我們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根據不同階段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不同,基本的原則就是我們要先有能力顧好我們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去顧到他人的需求也不覺得委屈。

我們如果想要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也必須去滿足了現有階段需要滿足自己的東西,才有辦法順利「真正」的前往下一個階段去。我們不要為了要往最終階段去,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騙自己說自己可以把心量逼成那麼大,那反而會有反效果哦。

 

第一階段:顧及自己,設立原則

 

在第一階段時,因為我們連自己都還沒有滿足,所以沒有能力去顧及他人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即使想要觀察也無法客觀正確地觀察到,因為我們對於想要得到愛的對象,會有很強的「想要得到」的目的性,而這個目的性就會很容易蒙蔽我們的判斷,甚至在觀察對方的時候,代入自己先入為主的看法跟投射。

 

在這個階段,我們會好像看到對方,以為自己在跟對方相處,以為我們在為對方著想、在愛著對方,但事實上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目的性著想,眼裡並沒有對方真實的存在,而只有我們希望從對方身上看到的自我對愛情想像的投射,用我們接收到愛的方式愛對方,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到同樣被愛的方式。

 

很大的程度只會造成對方的壓力跟痛苦,我們在這個階段會無意識地複製小時候與爸媽相處的創傷跟情節,直到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斷在創造這些情境、意識到歷史不斷地重演、意識到其實關係的課題不在我們遇到的對象身上,而在自己的身上、意識到我們必須去面對它為止。

 

在這個階段,不管妳多努力,都無法真正看見對方的需求,也無法真正的接納他人,因為妳還沒學會接納自己。所以在關係裡,妳需要做的事情只有關注自己的需求,並且在關係中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模式、習慣。這個階段,關係會不斷因為相似的事情,一直往下坡走是必定的,反抗它也沒有用。反而妳越反抗,事情會惡化得越快。

 

如何知道自己在這個階段?有幾個跡象可以參考:

→不知道為什麼關係會變差、結束

在關係中總是遇到相似的事情

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連自己也不理解、後悔的行為舉止,無法控制自己

在關係中有非常多的不安全感,並且會被這些不安全感控制,產生很多負面情緒

無法為自己的行動負責,總是進退兩難、什麼都想要

 

第一階段的功課:了解自己的歷史軌跡(換句話說就是精神分析式角度的探討),不要急著改變

 

自己今天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是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事情什麼時候發生的?發生前後自我有沒有發生變化?這些事情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影響(價值觀、行為、情緒、解釋事情的方式等)我們都會忘記這些事情發生之前的我們,可能跟現在是差很多的,但我們會誤以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最遠要追溯到我們開始有記憶的那一瞬間。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經歷過的事情,我們的潛意識都會記得,雖然可能意識上想不起來,但資料跟影響是存在的,我們可能需要某些機緣讓我們想起這些事情。

 

我們的歷史軌跡造就了我們今天之所以是這個樣子的原因,最重要的歷史就是我們與家人的關係與經驗。這些經驗塑形我們對自己的自我價值、對自己安全感的形狀跟模式。了解自己在面對「愛」這個議題時,自己認為自己缺少了什麼?什麼東西是以前自己想要,但沒有跟爸媽(或身為爸媽角色的人)要到的東西?我們就會在未來關係中試圖去跟情人要這些沒跟爸媽要到的東西。

 

我們要搞清楚自己的模式,搞清楚自己的運作,面對真實的自己。不論好壞,先不要急著改變,要做的事情是看清楚自己,了解自己每一個情緒、每一個行動到底是源自於什麼。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功課,會花上好幾年。承認自己每一個感受,不論它代表著是善良還是邪惡,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是「真實」,而不是「正確」。

 

這階段不要限制自己,就讓自己好好地去感受,察覺自己的內在小孩。不要去壓抑自己,去察覺自己的邪惡、無理取鬧、小心眼、自私等。也去察覺自己的善良、大方、無私。這個階段不要想想要做「正確」的事情,而是察覺自己的「真實」。

 

而重要的不是去執行自己的「真實」,因為有時候執行自己的真實會讓生活一團亂,是「察覺」並且適時地去表達,如果不適合表達,就要去用其他方法排解自己的情緒。重點是讓那些被壓抑的東西「被看見」、「被自己接納」。

 

然後根據自己的真實去建立自己與他人相處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建立在「怎樣對待我,我會開心」,也許建立原則之後,別人會覺得是一個毛很多、很難相處的人,但你也要接納它,因為那就是你的真實,至少你自己要清楚。當這些真實被接納之後,他們才有可能在不用被壓抑的情形之下被轉化。

 

想更了解自己的歷史軌跡這部分可以來參加AWE的破解自我方程式講座XD

 

第二階段:放寬原則,根據自己的能力開始開放一點彈性空間

 

當我們開始看清楚自己,都能清楚自己在恐懼什麼,自己矛盾的行為想法到底來自於什麼核心,能夠非常理解自己到底在幹什麼時。我們就能夠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對待我們,通常只要你不要太晚說,大家都能夠接受。

 

這個階段,你要開始去搜集展現真實的正回饋,從身邊最願意關心你的人開始,他們一定願意陪你練習,讓你感覺到被愛,只要你能明確告訴他們怎麼對待、幫助妳。當你開始接納自己的真實,開始準備好展現的時候,一定會失去一些不是真正適合你的朋友。絕對會有陣痛期,但這個陣痛期是絕對必要的,沒必要無法接納真實的你的人留在身邊,這樣你永遠都無法相信真實的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開始有了正回饋,我們得到了被愛的滿足,我們就不再需要那麼堅持以前的快樂原則,我們會開始可以有一些彈性。不用使用壓抑自己的方式,也能夠比以前更有能力多給別人一點點。

 

因為只有當我們了解自己時,我們才有能力可以讓自己停下來思考,想想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回應方式,而不是自動化地做完所有事才驚覺自己又重蹈覆撤了。但不用逼自己一定要做出任何改變,而是清楚自己的選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只要能夠接受這個後果,做什麼決定都是可以的。

 

最怕的就是我們不了解自己在幹什麼,又不能接受自己生命發生的結果,這樣的人生是最痛苦的。痛苦的不是外界給我們的結果,而是我們無法接受才造成最大的痛苦。搞清楚自己的人生目前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因為自己不能改變。

 

如果我們一直困擾於自己無法改變,那我們要做的不是為自己下一個「我沒有能力改變」的這個定義,而是找到是不是我們做「不改變」這個選擇,有其中的原因,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我們為什麼「選擇」不改變,可能是不改變對我們來說雖有痛苦,其實還有很多好處,改變對我們來說有很多風險是我們沒有想去承擔的,我們才去選擇不改變。而不是「沒能力」。

 

所以在這個階段,只有當改變不會非常費力,而且你也願意去承擔改變的風險的時候,再去選擇改變。選擇不改變也沒關係,只要知道不改變我需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能夠接受就好了。像我之前對於放下自己自尊這件事,也是選擇不改變,因為我覺得我可以接受「沒什麼朋友」的這個結果。

 

但相較於第一個階段,我已經比較能夠去花精力轉換自己的狀態,換個方式去應對他人,雖然仍然很費力,但至少我做得到。至少有能力可以轉變這件事,我發現我其實並不討厭自己原本有的特質,因為原本有的特質還是有很多的好處,我討厭的是我缺乏呈現其他特質的能力。培養了這樣的能力,這件事情也就沒有那麼困擾我了。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有能力開始嘗試改變,因為我們在這個階段才能看瞭解自己,才能正確地滿足自己的需求。才能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對待自己,滿足了之後才有餘力去對別人好、體貼。就像當我們想吃什麼東西的時候,自己先吃了、滿足了才能真心地當別人也想要時,心甘情願的分給別人。

 

如何知道自己在第二階段?

了解自己大部分的情緒、行為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造成的

雖然了解,但可能仍然沒辦法踏出改變那一步

清楚自己在恐懼什麼,但不知道怎麼處理那個恐懼

當事情再度發生時,可以在事後不久(或當下)就察覺自己又重蹈覆徹

 

第二階段的功課:想像完美的父母會怎麼對待自己,就怎麼對自己

 

絕對不要用「應該/不應該」、「正確/不正確」來限制自己該怎麼感受事情,接納自己的真實,然後在適合的地方、跟適合對象釋放。基本上就是要盡量的滿足自己的需求,然後在狀態好、有意願跟能力的時候,嘗試做一些自己也想要執行的改變。

 

不用一次到位,使用肚臍眼的勝利的方法就可以慢慢地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而且認知清楚大部分自己人生所遇到的事情,都是自己「做出了選擇」而來的,慢慢地拿回自己人生的力量。並且開始為自己的選擇、行為負責。

 

這個階段我們才有能力去思考自己所做的選擇到底有哪些好處、壞處,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風險,是否可以為最壞的狀況做打算。如果我們想要給予,那麼我們能給予到什麼程度?這個程度必須由「對方都不會給任何正向回饋」的前提來做界定。

 

如果這個給予即使對方都不回饋妳也甘願做的,才叫做真正的給予。不然都只能稱為交換。 在這個階段妳的狀態會時好時壞,有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很缺,有時候覺得自己有餘裕給予。那都沒有錯,只要認知到自己的真實狀態,並且依照真實狀態不欺騙自己來行事就行了。不用給自己定下什麼特殊的規則跟準則,但切記是:「不要想要當個『好人』。」

 

第三階段:依照面對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規則,給予對方所需要的限制

 

第三階段算是一個比較玄妙的狀態,那是一個你克服了人生最主要課題之後會有的狀態。而這個狀態幾乎沒有辦法透過刻意練習達到,而只能透過人生中的某些發生跟機緣來使自己「領悟」。才有辦法真正的與恐懼分手,並且脫離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去創造屬於自己新的人生以及新的關係。

 

當你準備好了,這個機緣就會發生,然後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抓住這個讓你進入第三階段的機緣,通常是會讓你痛到領悟的發生。

 

因為只需要把能量放一點點在自己身上,自己大部分的匱乏都已經被滿足。這時你的人生體驗就會有很大的轉化,這些轉化會呈現在生活的各種細節上,身邊的人也會不斷告訴妳他們發現妳的不同,對待妳的方式也會有很大幅度的轉變。

 

你會發現自己不再需要堅持什麼原則,也不再害怕受傷害,對於自己面對的對象不再有很大的分別心(意指不再有所謂需要特別執著的對象在,而是不用任何人的指導,就清楚的知道如何拿捏跟不同人之間的分寸)會根據對方的需求給予對方需要的東西(這所謂對方的需求並不是都指讓對方開心的事,有時候對方需要的會是讓他不開心的事,那連這個都懂得給予而不是源自於報復的話,那就表示妳在第三階段了)。

 

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近乎平等地愛很多人,愛的量也足以分給不那麼親近的人,不會特別希望把自己的愛分給特定對象。

 

如何知道自己在第三階段?

→給予變成一種純粹的喜悅

可以清楚的看見他者的需求

執行可以得到正回饋的行動時不會費力,重點也不擺在回饋上

對於自己的狀態可以自由的掌控,並且根據對象自由轉換自己需要呈現的狀態

對於出現的過去的壞習慣可以立即發現且立即採取不同做法

 

第三階段的功課:好好的生活吧!

 

------------------------------------

💡噪咖三月話題【#男友研究所】

沒有教不會的男友只有不會教的女友

男友研究所幫你打造絕對達令!

更多內容請看!>#男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