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皓宜
【融合效應】其實是為自己,而不是真的為你
小時候,住在我家附近的鄰居大姊姊懷孕了,肚子一天天隆起,許久後再見到她,卻見她小腹已恢復平坦,懷裡抱了個小嬰兒。我心裡想著,生個孩子竟是這麼簡單的事?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一個生命的誕生,原來是如此不容易。懷孕數月,擋住我和腳趾頭之間視線的那顆神祕球體,現在長成身邊會張嘴大笑、大哭的兒女。還記得第一次抱著他們,他們看著我,我也望著他們,他們彷彿能感受到我的喜怒哀樂,我難過時他們垂下小嘴,我欣喜時他們眉開眼笑。我們自成一個小宇宙,整個世界都被阻隔在窗外,在遙遠的藍天的背後。
戀人之間也常有這種神祕經驗。在初次約會的月光下,在凝視你我的窗台邊,我們能看進彼此的心靈,懂得對方最深層的哀傷與渴望,你的不快樂是我的責任,你的開心是我的成就,像是前輩子的命中注定,已經相識長達三生三世。
心心相映,你儂我儂,同步的感受發生在親子間、在情人間,在許許多多的親密關係之間。但心理學偏偏要給它一個超級不浪漫的定義:融合。意思是心理分化的困難。
一份彼此在意的關係,讓自己不知不覺被對方的喜怒哀樂給佔據
君君的爸爸在金融海嘯的風浪中失業了,原本位居高階,享受年薪數百萬,卻一夕之間變成被宰的肥貓,失去所有。雖然爸爸的條件不難另起爐灶,找到新工作,但困在自尊心的關卡,不願屈就於不如以往地位的工作,成天在家借酒澆愁,家人都十分擔心。
君君每天放學回家,看見父母愁眉不展的模樣,整顆心也跟著糾結起來,她覺得好像是自己念書花了父母太多錢,才害爸爸需要這麼辛苦地工作。君君瀏覽了所有具備高薪可能性的行業,最後瞞著父母打工,到酒店陪酒。酒店裡不乏對她毛手毛腳的客人,所以君君常常忍著不舒服的感覺去工作,拿錢回家時又強顏歡笑。但她和家庭的關係本就十分緊密,母親看她如此,又怎麼都問不出所以然來,便更加以淚洗面,整個家庭沉浸在強大的低氣壓中,難以自拔。
我是因為你難過所以這麼難過,你又是為了我痛苦才如此痛苦,那麼,到底是你幫我好,還是我幫你才對?我們究竟該怎麼辦才好呢?
在親密關係中,你我的情緒融合之所以如此困難解決,是因為融合的開始往往源自於愛。一份彼此在意的關係,才讓我們敏感地去體察對方的情緒,但體察太深時,我們又會不自覺地將自身感受的重要性降低,於是我們情緒的重心,不知不覺地被對方的喜怒哀樂給佔據了。這種時候,內在會浮現一種很深的焦慮感,當對方的心情無法處於一種風平浪靜的狀態時,我們就感覺自己好像也被推到了浪尖上,非得做些什麼,來讓情緒的海面回復平穩。
你發現問題在哪裡了嗎?當「融合」的狀態發生時,我們看起來好像想要為對方做點什麼,事實上卻是因為這麼做,才能解除我們自己的焦慮。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關係,能忍受永遠的融合
我們再來想想,接下來會怎麼樣呢?倘若對方接納了我們因為自身焦慮所做的事情,甚至認同了這些事情是為他們而做的,我們可能越做越多,逐漸讓彼此形成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就像一個母親老是要抱著已經學會走路的孩子,而孩子也因為不想讓母親失望,所以假裝自己走路還走不好。
倘若有一天,其中一個人想要覺醒,離開這樣的依賴時,往往會引發另一方的痛苦或譴責。但事實上,我們的內心深處卻清楚地知道: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關係,能忍受永遠的融合。
朋友之間如此,手足之間如此,親子之間如此,伴侶之間更是如此。活在融合裡頭的人,其實並不是真正感到幸福,反而是空虛的、不安的、辛苦的。
緊緊抓著彼此,是因為害怕放手以後,就沒有獨自活下去的能力。習慣緊抓不放之後,卻又把自己訓練得更加焦慮,然後焦慮就把你原本的潛能,全都給封鎖了起來。
當君君理解到,陪酒工作是為了處理她自己的焦慮,而不是真正在幫父親解決問題時,她辭去這個讓她感到不舒服的工作,透過學校的安排,申請了提供住宿的產學合作,到外地的美容院當學徒。每一個月領薪水時,君君都只留下自己生活所需的基本費用,其餘全寄回家給母親。幾個月下來,母親彷彿感受到君君的用心,臉上開始浮現許久不見的笑容。
雖然父親依舊頹靡不振,但因為君君沒有賺那麼多錢回家了,父親的酒也逐漸喝得更少了,幾年之後,父親終於被一間企業聘為顧問,薪水只有過去的十分之一,但起碼顧問的頭銜,讓父親覺得能夠維持自己的尊嚴。
君君慢慢體會,父親或許永遠不可能像以往那樣了。看著自己崇拜著、愛著的父親,逐漸老去凋零,不再精明能幹,也不再目光炯炯——這是君君身為女兒的失落,但她再生氣、再心痛,也很難改變什麼,因為這是父親自己得要面對的人生。
不論有多麼艱難,我們終究得承認,每個人一生真正承擔得起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
【融合效應】
對所愛之人的喜怒哀樂過於感同身受,所產生的焦慮感,因而想要為對方多做些什麼。
何謂嬰兒式的不成熟心智呢?精神分析學者哈特曼(Heinz Hartmann)認為,就是一種內在「未分化」的心智狀態,人與我、本能與本能之間都沒有清楚的界線。因此,與他人相處時,也特別容易進入一種心理融合的狀態。
成長過程中,倘若照顧者本身的自我主體概念清楚,比較容易協助孩子逐漸獲得「分化」的心智能力,在人與我的情感之間畫出界線,知道自己可以承擔與負責的是什麼。但是,因為種種環境或自身的變數,「分化」能力不見得隨著年齡增長就得以充分擁有,那麼,我們成年後面對人我關係時,便也容易因為別人的情緒而感到焦慮。
這裡所談的「融合效應」,即是這種尚未完全分化的心智狀態,如何持續對成年人造成影響。
往下看更多《情緒寄生》相關文章
【透視鏡效應】我知道你心裡,就是這樣想的
今年年假第一天,我收到一封讀者來信。這位讀者說,以往她每年過年都會和先生起爭執,尤其是結婚前幾年,時常為了給公婆和娘家爸媽的紅包金額多寡而吵架。
他們夫妻的狀況是這樣的:先生是家中獨子,每年都想要包大紅包給父母,老婆持家深感經濟壓力,覺得賺錢應該先償還銀行房貸,有餘力時再多回饋父母。夫妻倆為了幾千塊差距的紅包,年年爆出彷彿上百萬債務般的爭吵。
太太覺得先生太過理想化,不能體諒自己活在家庭現實中的苦心;先生則認為太太對待家人太過斤斤計較,執著那些「小錢」一點意義也沒有。從紅包金額延續下來,可以發生爭執的細枝末節,實在是太多了!
「個性不合的兩個人,勉強要相處在一起,真是太辛苦了!」信末,她這麼說。
只懂得結論而忽略探究細節,很容易陷入挫折感中
這封信讓我想起,自己在婚姻中也是一路跌跌撞撞地學習,忍不住提起手來回信,和她分享我的想法。
我告訴她,當我們對一段關係得出某些結論時,常常會不小心忘記這些結論背後,可能是由許多主觀看法所累積而成的。只懂得結論而忽略了探究細節,很容易讓人陷入挫折感中,覺得問題沒有出路。特別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總是自以為十分了解對方,就在不經核對的狀況下,誤以為對方就是我們想像的模樣。
「比方說,『你覺得他太理想化』這點,聽起來就非常籠統。有沒有可能,你其實還有一些放在心裡的感受,沒有被你覺察到呢?」我問。
大年初一,我又收到她寄來的信。她說,初一這天,她跟著婆家去拜年,先生一路上都跟在自己媽媽旁邊,與她的互動甚少,「我真的很生氣,每次放年假,都會是這樣。你說得沒錯!我心裡確實還有很多感受。」
我問她,看到這些狀況,她是怎麼想、怎麼解讀的呢?她氣憤地說,她覺得在先生心目中,「他媽媽永遠比他太太重要。」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呢?我們都在一起這麼多年了,我為他付出這麼多,但他怎麼可以把我看得這麼微不足道?」她話匣子一打開,滔滔不絕地像在「靠北版」上匿名傾訴一般,控訴先生一定看不起她的學歷啦(先生是國立大學畢業,她是私立高職),一定覺得在家帶小孩的女人很無趣啦(她生了孩子後就不再出去工作)……。重點是,她所說的這些內容,都不曾和先生核對過。
「心裡這麼多感受,卻都只是你自己的假設,好像從來沒有跟先生求證過,要不要去跟他談一談呢?」我問。
「要談什麼,證明他看不起我嗎?」她說。
「如果真的證明像你說的這樣,那也好死心了,不是嗎?」
誤解,需仰賴「我其實不了解」,才有被打破的機會
我們在年假間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年假後,我從南部回台北工作,才又把電腦打開來,看到她捎來的消息。
她趁著年假和先生談起自己心裡的感受,先生給她的回應大致是這樣的:「我剛到外地念書的時候,爸媽身上也沒什麼錢,可是我久久回家一次,他們都會把身上所剩不多的錢塞給我。所以對我來說,現在給爸媽多一點錢,不是在付出什麼,就是在回饋而已。我對爸媽是報恩,對你卻是不一樣的。」
「哪裡不一樣?」她問先生。
「一定要說得這麼清楚嗎?」先生說。
「那當然。」
「我對爸媽是報恩,對你是愛。」
我問她,這樣溝通下來,她滿意嗎?
「滿意。」她羞澀地說,「因為我終於知道他是愛我的。」
她的回答讓我既好笑,又莫名鼻酸啊。還不就是因為自以為透視對方心裡的「他不愛我」,才搞成這樣的嗎?
然而,我們在感情裡渴望的,又好像只是一句「我愛你」、「我很在乎你」這麼簡單就能打發了,但生活日常、柴米油鹽,就像漫天風沙,經年累月地蓋住了我們最單純的心意。底層的心情被蓋住了,我們就逐漸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了,也更頻繁地運用假設猜想,而不與對方做真實的溝通互動。實在太可惜了。
一段朝「合」前行的關係,即便大部分時候仍吵吵鬧鬧,背地裡卻願意開啟心靈的眼睛,放開我們自以為能夠全然透視對方的幻想,鼓起勇氣去貼近對方真實的模樣。
只要是人與人相遇,就會因「自以為了解」而產生「誤解」。這些「誤解」,則仰賴「我其實不了解」,才有被打破的機會。
==================================
【透視鏡效應】
沒有經過核對,就將自己心裡的假設,認為是對方真實的模樣。在人我關係中,越是親近的關係,越容易出現這種「偽同理心」的現象。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讓我們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能的誤以為,讓我們以為自己所看到的他人的表象,就等於他人內在的實相。
這裡提到的「透視鏡效應」,即是延續這種自我全能式的思考,探討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憑仗著對彼此的了解,就以為自己對他人的心態瞭若指掌的幻想與渴望。
內容由 遠流出版《情緒寄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