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Threads爆紅貼文惹怒全網「公主屎事件」引爆育兒與公德論戰

09 May, 2025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者)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者)

近日,一則由Threads發佈的貼文引發網路討論。該文中一位家長拍攝影片,稱有長期便秘的小孩在知名連鎖服飾品牌特定門市「氣場感召」順利排便,並將此過程以幽默筆調敘述,甚至形容衣服可能沾有「淡淡公主屎味」,強調自己願負責,還感謝門市員工的包容。

延伸閱讀:有姊姊的男生更溫柔?網友熱議「兄弟姊妹決定性格」心理學家:真的有根據!

截圖 2025-05-09 上午10.48.31
圖片來源:網路發文者原文截圖
截圖 2025-05-09 上午11.24.34
圖片來源:網路發文者原文截圖

原本看似以誇張文風搏君一笑,卻迅速在網路炸鍋。不少網友留言指出這不僅是不當使用公共空間,更可能涉及對孩童隱私的侵犯、對品牌名譽的傷害。 

截圖 2025-05-09 上午10.32.48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者)

小孩真的很可愛,但大人不能選擇性無知

孩子天真無邪,他們的行為本來就不該被苛責。但大人呢?作為家長,不只是孩子生活的照顧者,更是社會互動中的示範者。如果連「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該做」都用玩笑包裝,那麼真正被帶壞的不是孩子,而是整個社會對行為界線的敏感度。

這起事件讓人感到最遺憾的,不是小朋友排便的生理需求,而是大人選擇把這件事發上網,並用戲謔語氣描寫成「流量段子」的輕率心態。

「可愛」不能蓋掉「責任感」

將孩子的私密、生理經驗當成好笑的段子,不但讓孩子的「身體自主權」被剝奪,也無形中模糊了界線感。當父母主動曝光孩子的尷尬事,甚至用「公主屎味」加以戲稱,當孩子未來長大在網路上看到,會知道這是自己的某段真實記憶,但她無法選擇,也無法拒絕。這不是紀錄成長,而是拿孩子當話題的「素材」。

公共場域不是育兒樂園,也不是流量實驗室

即使當事人有提及「感謝員工包容與理解」,但這不代表其他顧客也必須承受。UNIQLO 是零售品牌,不是托嬰中心;商品展示架是陳列服飾的地方,不是便所替代品。當顧客走進這家店,應該是期待舒適購物,而不是意外聞到「消化順利的成果」。

截圖 2025-05-09 上午10.39.53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者)

以幽默包裝失當行為,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這場風波裡,小孩什麼都沒做錯。她只是想上廁所。錯的,是把孩子放進社群文案裡當主角、錯的,是用一篇自認幽默的貼文模糊了「尊重他人」與「分享自己」的界線。如果大人無法意識到行為帶來的擴散力,那麼這場風波不只是育兒議題,而是一場自媒體素養的失敗案例。

教會孩子分寸前,大人先要懂「責任」兩個字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善待,但也需要被保護。而這份保護,從來不是用笑話包裝尷尬,也不是用相機記錄出糗,而是在適當的時候說:「這件事,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不需要全世界都知道。」

截圖 2025-05-09 上午10.40.52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者)

網友批評聲浪三大面向

幽默過了頭

不少留言指出,這樣的行為已不再是「可愛插曲」,而是對店家與顧客的不尊重。尤其重點在於——此行為非一次性意外,貼文中甚至提到「幾週測試屢試不爽」,使爭議從趣事變成習慣性侵占公共場域的質疑。「公共空間非私人排便區」、「商品陳列架不是遊樂場,也不是通便神器。」、「你覺得好笑,別人聞到屎味還能挑衣服嗎?」

隱私與教育界線模糊

許多網友認為這類親子貼文「把小孩的尷尬行為商品化」,違背現代對兒童隱私的尊重。當家長以「輕鬆搞笑」為名義發文,實際上可能在孩子未同意的情況下暴露其尷尬行為,埋下未來社會排擠或校園霸凌的風險。「你家小孩不該成為你的流量工具」、「你女兒還未成年,影片還曝光了臉,你這樣是侵犯隱私。」、「小孩沒有錯,錯的是拿她來開玩笑賺流量的家長。」

品牌與商家受波及

有網友指出,該行為可能導致他人對該門市或該品牌產生負面聯想,間接影響顧客消費意願與品牌公信力,呼籲該品牌應正式釐清事實,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截圖 2025-05-09 上午10.41.47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非當事者)

什麼該發?什麼該止步?

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能創造內容,但「能發」與「該發」之間有著模糊而關鍵的界線。當內容涉及:商業空間、未成年子女、他人感官(如氣味)與使用體驗時,就不再只是「私人日記」,而是可能侵擾他人權益的行為紀錄。更何況當中並未展現真正的歉意,反而以戲謔、玩笑包裝,對於品牌、對於教育價值、對於公共空間倫理,都是一場反面教材。

這起「公主屎事件」帶來的不只是流量,而是社會對於公共空間使用、育兒態度與自媒體責任的全面反思。孩子沒有錯,但大人應該用更有擔當的方式,給他們一個更值得驕傲的童年回憶。

女孩好野全新一季:韓職李雅英、安芝儇、南珉貞及趙娟週熱情應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