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你聽過「免治豬肉」嗎?到澳門玩絕對必學的常用字詞大集合,對方說「不補水」才不是真的指水啦!

27 Aug, 2018

作者:克里斯.李

  

 

也許大家和我有相同的感覺,澳門、香港、台灣是華人地區唯一使用正體中文的,但一樣的文字卻在字義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涵意。雖然不像日本在漢字用法上變體的那麼徹底,不過有些從字面上還是得動動腦筋才能了解箇中涵意。

土葡人表演傳統舞

 

澳門街角最大特色即是路牌及門牌皆採用葡國青瓷標示,路名命名方式相當多元有趣,也會考量地域及風俗,大街小巷常看到的「前地」即為「廣場」的意思;「圓形地」則為「圓環」;而2、3 棟房子圍起的空間則為「圍」或「坊」;「斜巷」則是有高低落差的階梯或街道;「海邊街」則為靠近海邊,「果欄街」則是以前水果買賣集散地。街道名稱來源多元,可以是人名、節慶、國名、政治、地形,天馬行空,很多名字冗長讓人摸不著頭緒,這些街名其實是從葡文音譯過來的,像是「俾利喇街」、「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澳門半島東南方宋玉生公園一帶就有多條異國風味的街名,像是「柏林街」、「巴黎街」、「布魯賽爾街」、「倫敦街」等。

 

澳門人承襲廣東的口語用法,大致和香港無異,但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口語上也受葡語直譯的影響。澳門土語通常指的是土生葡人間發展出來的方言,不過目前會操流利土生葡語的人已寥寥可數。這種語言是以葡萄牙語為基礎,並在口語間夾雜了粵語、英語、馬來語等。在澳門看起來西方的臉孔,都可以講流利的粵語或是普通話、英語等,而在澳門出生的土生葡人(葡萄牙人和中國、印度、東南亞國家或日本等國家混血,在澳門出生的人),當地人習慣稱為「本澳仔」或是「澳門仔」。

澳門街道標示牌採用葡式青瓷

 

在澳門常見的口語用法和中文喻意

的士= 計程車

陀地= 在地人

不補水= 不補差額

地下= 一樓

地庫= 地下室

士多= 商店或小賣部

車仔檔= 攤販

手信= 伴手禮

忌廉= 鮮奶油

馬介休= 醃鱈魚

木糠布甸= 木糠蛋糕

紐結糖= 牛軋糖

雪糕= 冰淇淋

大菜糕= 燕菜凍

啫喱= 果凍

糖水= 甜湯

多士= 土司

士多啤梨= 草莓

提子=葡萄

免治豬肉= 豬肉末

呍喱嗱= 香草

三文魚= 鮭魚

撈麵= 拌麵(乾麵)

腐竹= 豆皮

白果= 銀杏

 

內容由 創意市集《澳門小旅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