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2025年的投資環境將比以往更加多元化且充滿挑戰。過去,AI人工智慧與半導體產業被視為科技投資的「雙星」,但隨著全球經濟與技術需求的轉變,新的趨勢正在崛起,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投資領域。造咖將帶你深入了解未來「5大科技趨勢」,並挖掘每個領域的潛在投資機會!
延伸閱讀:熱指標|2025熱門討論10檔「高股息ETF」成份股、配息月份一次看
一、2024-2025投資關鍵字
根據《i-Buzz產業調研中心》數據調查結果發現,熱門投資產品排行分別以ETF、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為主,其中各類別的關鍵字又以科技股、AI、半導體、機器人等關鍵字最為熱門。
另外,《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2025投資理財」近半個月的網路討論,結果也顯示美國、經濟、科技、川普、通膨、智慧、聯準會為焦點關鍵字,許多人也關注股票、債券、基金、貨幣等理財工具。
財經主播劉佩綺也分享今年投資關鍵字依然是「AI」,不過開年因為中國低成本AI模型DeepSeek加入市場,所以可以傾向AI軟體和資安類股會比較有機會,也就是說不只要關注AI模型本身,還要看看誰能把AI實際應用到實務上。
另外,佩綺也提到馬斯克跟無人車等關鍵字也可以多關注,觀察重點會建議不是「電動車出貨量有多大」,而是比如川普上任後與馬斯克的關係、可以帶動特斯拉或電動車相關的政策影響有什麼?另外,馬斯克去年推無人計程車,今年6月就會準備去測試,若能如期推出,無人車的商機有機會帶動一波。
延伸閱讀:熱指標|2025熱門信用卡Top10!國泰Cube、永豐大戶、台新FlyGO、中信LINE Pay哪張回饋最高?
二、2025年5大科技投資趨勢
除了上述佩綺的重點分享,編輯也幫大家列點整理2025年網路上討論度比較高的5大科技投資趨勢:
投資關鍵字1.AI人工智慧:深化應用與價值升級
如同前述所說,AI依然是全球科技創新的核心領域,其應用正從基礎數據分析與模型建構,快速擴展至更多元化的場景,包括:生成式AI、AI輔助決策,以及AI驅動的商業自動化。在金融、醫療和製造等高附加價值領域,AI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也為企業創造了全新商業模式。例如:生成式AI的領導者OpenAI,與AI晶片供應商NVIDIA的合作,正在重塑產業供應鏈,還有中國低成本AI DeepSeek帶來的影響等。
除了台灣在AI晶片製造方面具有優勢,特別是台積電(2330)在全球AI晶片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之外,佩綺也提到可以關注AI成本下降會帶動的成長,如AI客製化晶片類股就很有潛力,因為AI進入門檻沒這麼高,就會有很多廠商加入,如果本身中低階晶片也有生產的話,當市場熱哪邊就可以吃到較多的餅。
投資關鍵字2.機器人與無人機:智慧化與產業整合
全球勞動力短缺與成本上升推動了機器人與無人機技術的快速成長。從工業自動化的協作機器人,到物流配送的無人機技術,這些應用正迅速滲透至各行各業。特別是在農業、醫療救援與國防領域,無人機技術的成熟更為這些市場帶來嶄新的解決方案。
投資關鍵字3.醫療保健與能源科技:需求與永續的雙重驅動
「人口老化」與「氣候變遷」是驅動「醫療保健」與「能源技術」快速發展的兩大主因。在醫療領域,基因療法、個人化醫療與遠距醫療服務逐漸普及;而在能源方面,清潔能源的技術突破和碳捕捉技術的應用,正在引領全球向碳中和邁進。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以及是否發展可再生能源與儲能技術都值得關注。
投資關鍵字4.國防與軍工科技:地緣政治推動的增長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推動了國防與軍工科技的需求升溫,尤其是在高精度武器、無人作戰載具與網絡安全領域。各國政府正加大在國防領域的投入,特別是在數位化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上。
對此,佩綺也有提到美股最近有一檔「Palantir」在上半年值得關注,它是專門提供AI軍事情報分析,也是AI軟體類股的一種,軍事國防面因為川普上任後帶來的不確定性較高,兩種利多去加成後,機會就會更多,建議投資人選擇標的時,可以找這種「不只有一個概念股在裡面的」較能分散風險。
投資關鍵字5.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的未來藍圖
隨著感測技術、AI算法與車聯網的進步,自動駕駛正在從實驗階段走向大規模商業應用。Level 4與Level 5的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將徹底改變物流運輸和個人交通方式,同時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新動能。投資人也可以多關注台灣在自駕車元件供應鏈的優勢。
延伸閱讀:熱指標|2025金價創新高?5種黃金投資方式解析:黃金ETF、黃金存摺怎麼選才不會虧?
三、2025該怎麼投資佈局?
看了這麼多投資關鍵字,你肯定也會疑惑究竟要怎麼入場?佩綺分享今年恐怕沒有前面幾年這麼好做,原因是因為川普上任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關稅及美中科技貿易戰就是一個很大重點,因此科技股操作可能可以保守一點,投資新手建議降低交易頻率,時間拉長一點,走比較穩定的策略,投資比重建議指數型ETF會相對更安全些,個股則著重在AI軟體股、AI客製晶片股。
如果真的還是不太懂如何投資的人,佩綺也給出一個實用妙招,就是追蹤「龍頭指標」,比如當你聽到AI話題正熱時,可以先從中找到最具指標性的龍頭股,接著再查看它的股價表現、相關新聞,判斷未來趨勢後若覺得值得投資,可以再從這檔龍頭股去找類股,或是直接找ETF成分股中有涵蓋它的,這樣會是最為保險的投資策略。
展望2025年,科技產業的發展將呈現更多元的樣貌,除了AI與半導體之外,機器人、自動駕駛、醫療保健、國防與能源等領域也將成為投資焦點。然而,每一個趨勢的背後都伴隨著風險與機遇,投資人需要深入了解產業的基本面與技術前景,才能抓住未來的增長動能。
數據資料來源:《i-Buzz產業調研中心》授權使用
搜尋頻道包含論壇類、部落格類 、專欄文章類、新聞網站類、FB粉絲專頁與社團等,共計364個來源頻道。資料區間:2024/01/01-2024/12/31。
●造咖關心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