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階主管在企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現在越來越多人表明,不願意承擔中階主管的管理職務,因為「職務壓力」與「回報」不成正比;但除了員工追求生活品質、不願承擔主管責任以外,企業本身也因為結構變化,對於中階主管的需求量也開始降低。
Z世代不再願意承擔主管職
根據英國招募顧問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的報告,有52% 的Z世代表明自己不願意承擔中階管理職務,原因是職務壓力過大,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
台灣的狀況也是如此,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有6成的主管表示如果再重來一次,他們不會選擇擔任主管,因為「薪水太少、責任太大」,包含處境尷尬,有時還會上下都得罪,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中階主管可有可無?
不只是員工不想當主管,也有越來越多企業傾向「組織結構扁平化」。減少企業的層級讓決策更加高效、指令更快的布達,也可以迅速地應對市場變化;而且現在員工的自主性較高,當他們權力增加後能夠更有效率地管理與協作各項工作內容,這項改變也大大的降低企業對中階主管的需求。
不過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基層員工直接與高層交流,但同時也可能面臨高層管理負擔過重,無法兼顧所有營運細節。
延伸閱讀:2025職涯市場「3技能」需求大增!學會時薪領8000元以上、居家接案可破2萬!

中階主管的重要性
儘管中階主管的處境越來越尷尬,但對大型企業而言,中階主管仍是無法取代的職位。
1. 上下溝通
中階主管是帶動企業的成長、轉型關鍵;中階主管可以在高層主管與基層員工之間進行有效溝通,並作出合理安排,監督與指導基層員工;當下屬執行策略有遇到任何問題時,中階主管也可以第一時間反饋給高層。
2. 團隊發展
當新的策略出現,中階主管要第一個跳出來帶領團隊接受挑戰、協助解決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不僅要調整執行流程,更需要激發團隊的創新思維,推動整個團隊的發展。中階主管的領導方式及風格會直接的影響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角色。
3. 人才發展
基層員工是否可以迅速成長,也攸關中階主管的領導。他們是培養人才的關鍵人物,幫企業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隨著市場環境和企業結構的變化,中階主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這並不表示中階主管的角色可以被忽視或是取代,相反的,企業更應該思考如何為中階主管提供更好的福利及支持,以留住人才、盡到最大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