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破解「今日事今日畢」迷思!時間管理大師:「明天再做」反而更有效率【沙發讀書】

20 Feb, 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很多人都會奉「今日事今日畢」為圭臬,但就在我們拼死拼活的工作一整天,只會覺得時間還是不夠用、壓力還是很大。這種典型的方法,依舊讓時間管理陷入無解困境。

不過,被譽為「時間管理大師」的馬克佛斯特就發現:想讓一切盡在掌控中,箇中奧祕就是「明天再做」。

佛斯特觀察到,很多人都是用很隨機的態度在處理工作,常被干擾、不時會有新的工作插入,讓你很難規劃一整天的工作量,而且即使進度落後,也看不出問題在哪。因此佛斯特建議:「先把一天的工作匯總起來,第二天再批次處理。」

延伸閱讀:休息=浪費人生?網嘆:華人世界裡休息就代表無所事事,被無形焦慮壓垮

3
「今日事今日畢」真的是對的嗎?
圖片來源:canva

如何幫文件歸類?區分緊急程度?

文件不像電子郵件,這些紙張不會只出現在固定的地方,可能是在桌面上、公事包裡,或是隨手記下的小紙條,也不會按順序排列。

因此,妥善管理紙本文件的第一步,就是為新增的文件建立一個收集中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準備兩個收件籃。

一天開始時,你把所有新進的文件通通放進收件籃A,在這天工作結束(或第二天剛開始)時,取出收件籃A裡面的所有文件,放進第二個籃裡(B籃)。B籃現在裝有昨天收集的所有文件,因此是一個封閉式清單,可以批次處理。處理B籃的文件時,不會有新的文件來干擾你,因為所有新文件都會進入A籃,等一天結束後你才會整理它。

2
妥善管理紙本文件的第一步就是準備兩個收件籃。
圖片來源:canva

是任務?還是專案?

專案比較像是一系列任務的結合,並以導向某個期望成果為目的。所有專案都是由一系列任務集結而成,而進一步拆解,每項任務幾乎都能再發展成一個專案。

而相對於專案,任務可以代表的事情又更多了,可以是單純、一次完成的事情,例如整理抽屜、買生日禮物、打電話給客戶...等等。因此,當有一個專案進來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下來,「一日一頁的日誌」就很適合記錄任務。

無論你是被交辦一項任務,或腦中想到該做某件事,需要做的就是在「明天」那一頁把任務寫下來,一天結束時,在明天要處理的任務清單最下方畫條線,代表這份清單已經終止。第二天,你手上就擁有了一份可以批次處理的封閉式清單。

4
當有一個專案或任務進來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下來。
圖片來源:canva

這動作有幾個優點:
1. 能製造一些緩衝,即使這些任務可能需要立即處理,寫下來的動作還是可以避免你直接採取反應性的行動。
2. 在寫的過程中,你也被迫有意識地決定,究竟要把任務列在今天還是明天。
3. 因為你已經在清單尾端畫出了終止線,代表任何加在終止線下方的任務都算是預期外的額外工作。這會提醒你,不要在當天做非必要的事情。
4. 在一天的最後,你可以檢查列在當天終止線下方的任務,思考看看它們放在當天是否合理。
5.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這一天非常混亂,幾乎可以確定是因為你跳過了寫下來的步驟,直接就去做了。如果你的某天過得很糟,一定要自問:「我今天做了幾件沒有寫下來的事情?」

「明天再做」的原則

  • 收集一整天的工作,隔天再採取行動。
  • 把相關工作分類,然後批次處理,例如電子郵件、語音信箱、文件、任務。
  • 把一天中新出現的文件都放進A籃,隔天要處理時,再把它們移到B籃中。
  • 把出現的任務寫在任務日誌中「明天」的那一頁。
  • 今天結束時,在明天的任務清單下方畫一條終止線。
  • 把「當天」等級的事項寫在今天清單的終止線下,在今天找適當的時間完成。

書名:重要事,明天做:凝聚時間、能量與創意的人生管理原則

作者:馬克.佛斯特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