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中秋節烤肉的全民運動發展史

31 Oct, 2018

作者:每日一冷

  

 

中秋節身為華人傳統三大節慶之一,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臺灣人習慣都要跟家人聚一聚,不管是一起吃月餅、剝柚子戴柚子帽或是賞月,其中最為特殊又專屬臺灣的習俗就是烤肉了!但你知道嗎?「中秋節就是要烤肉啊!」這句話可能還不到三十年的歷史,而且最早將中秋節與烤肉劃上等號的可能也不是萬家香唷!



網路上盛傳一九八六年時萬家香首先將醬油與當時正夯的烤肉結合,推出了「一家烤肉萬家香」的系列廣告。隔年,金蘭醬油也不甘示弱地推出,因此逐漸帶起中秋節就是要烤肉的氛圍,而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們,更是搭上烤肉風潮趁勢推出各種相關產品。

不過早在一九七三年的《經濟日報》之中,就有這麼一篇報導寫著:「九月十一日中秋節當晚,在夢夢谷的野宴賞月會,是以吃烤肉營火會賞月為主要活動……」,而之後根據陳一中先生二○一三年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一九八一年的《民生報》也提及:「為增進中秋氣氛,該樂園(明德育樂園)將在中秋夜施放一百餘發五彩繽紛的煙火,並放映電影招待遊客。同時,園內並開放露營、烤肉、嬉水、遊樂等設備。」從上述報導我們可以合理推測,烤肉一開始應該是屬於賞月的餘興節目,並且與露營中的營火晚會一起舉辦。雖然烤肉這風氣早已行之有年,但烤肉究竟是如何跟中秋節開始連結的呢?

隔年一九八二中秋活動的廣告中,烤肉也已經出現成為賣點之一;例如外雙溪的明德樂園、內湖的圓覺樂園、台北的榮星花園和三峽的海山農林樂園都特別提到他們提供烤肉的服務。烤肉從中秋餘興節目逐漸轉變為重要的節慶活動項目,其實也說明台灣邁向工業化的過程中,大量離鄉背井的勞工紓解工作壓力、重新建立人際關係的心理需求。由於烤肉需要團隊合作,在備料、生火、烤肉和享用美食的過程裡,也有充裕的空檔讓人互相關心、閒話家常,不僅適合作為闔家活動,更能讓不太熟的朋友增加彼此認識的機會,與傳統中秋月圓人團圓的價值不謀而合。

有趣的是,即使從上述的新聞記載,我們就已知道七○年代時,烤肉已逐漸成為臺灣人每逢中秋佳節必做之事。二○○七年的聯合報還是曾有過這麼一篇標題為〈中秋烤肉怎麼來 兩家香變萬家香〉的投書,作者聲稱是自己在一九九○年的中秋節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籃球場上烤肉香味把鄰居吸引前來,進而使得整個社區開始舉辦團體烤肉,導致臺北市甚至擴散到全國都有烤肉的風氣,雖然這樣的「聲稱」稍微翻翻更早年的廣告及報導就可不攻自破。不過也正可看出烤肉的風氣之盛,可是從未停過呢。

平心而論,一般家庭花些小錢,只需花上幾百元採購烤肉網、木炭等,即可找塊空曠處,用磚頭或石頭搭建起臨時烤爐,就能感受全家團聚、和樂融融一起烤肉的佳節時光。便宜的烤肉網也取代一般國外大型的BBQ烤爐,讓烤肉活動不再是有錢人的休閒娛樂,只要一網在手,每個家庭都有機會烤肉,這對於烤肉風氣的推廣著實有著顯著作用。

不過,中秋就是要烤肉的習慣,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也逐漸有了改變,「不要讓嫦娥笑我們髒」也從戶外賞月帶來的髒亂轉為指烤肉時所產生的大量垃圾。像是一九九六年中秋節前夕的《中央日報》配合環保署的政令宣導,就刊登了這麼一則報導〈不製造垃圾、噪音、不放鞭炮、煙火、不用保麗龍、紙杯、不烤肉中秋七不運動請你支持〉,裡面提到的中秋節環保新生活運動,希望以「登山賞鳥」或「社區同樂」取代「烤肉」以及「放煙火」以避免中秋節一晚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片狼籍滿山滿谷的塑膠、保麗龍與紙碗等。以現在的角度看讓人還真那麼有點熟悉,只不過當時是怕烤肉會產生致癌物而呼籲別烤肉,到了今日則是為了防止PM2.5導致空氣污染而提倡減少烤肉。

但像是中秋節這樣的國定假日,親朋好友難得齊聚一堂,不烤烤肉好像就有點心癢難耐,烤肉活動走到了三十年後的今天,早已成為我們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如果怕煙燻或是嫌備料麻煩的話,無煙烤盤或是直接到燒烤餐廳飽餐一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啦!

 

 

往下看更多《續.台灣沒說你不知道》相關文章

 

 

【臺灣最早開始24小時營業的店家不是便利商店】

二戰結束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接手臺灣,部隊裡各省官兵與隨軍來臺的人民,也將中國邊疆、內陸與北方等地區的各色飲食文化帶來臺灣,豐富了這座島嶼的味蕾。

 

今天早已成為臺灣人習以為常的餐點選項,最為在地經典的套餐非豆漿加燒餅配油條三位一體莫屬了。雖然油條早在戰前便已是臺灣早餐文化的一部分,但燒餅與豆漿除了藉著外省族群的傳播漸漸成為早餐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實也跟運動賽事開始在電視上轉播有些淵源。

說到運動與早餐,可能有不少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NBA或美國職棒大聯盟,比賽結束後再到巷口的連鎖早餐店拎一份早餐,開啟一天的生活。而回到戰後六○年代末與七○年代初的臺灣,當時許多人—尤其是臺北人,一天的結束與開始,則跟中華少棒緊緊地繫在一起。

 

當時異軍突起打進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大賽的中華少棒隊,無疑使剛從戰後的種種混亂中復甦的整個臺灣頓時沸騰。但並不是人人家裡都有電視,於是有賽事時,呼朋引伴地擠在某人家裡一起為中華隊加油成了很普遍的夜間活動。因為時差的緣故,比賽終了經常已是臺灣的凌晨時分,賣力為國家隊吶喊完使人飢腸轆轆,而且勢必要為方才的比賽七嘴八舌評論一番,消解觀賽後的激情。儘管臺北已然是臺灣最先進繁榮的首都,但當時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尚未出現,上哪找吃的呢?這時,由外省師傅們經營的豆漿店在誤打誤撞下成了最好的去處。早期豆漿製作非常依賴人工,包子饅頭燒餅都得費時擀麵、蒸烤,豆漿店的師傅們往往天尚未亮就開起店來。因此,看完球賽後到豆漿店吃份特別早的早餐,也就理所當然起來了。

 

說到這兒,你一定會想起今天臺灣各地四處都可見到的「永和豆漿大王」,而究竟為什麼「永和」會成為豆漿代名詞?

 

原來當時與政府一起遷來臺灣的大批軍民,除了屬於部隊家眷者會被安置在駐紮各地的眷村外,許多人必須另覓落腳成家處,而當時臺北市的人口已趨近飽和,百年來的發展中本省人也各自劃分了隱形的勢力範圍,這時與臺北市相隔一水之遙的中永和地區便成了當時這些「新住民」的落腳之處。這些外省籍的豆漿與麵點師傅便逐漸在中永和地區挑起擔子站穩了腳步,辛苦地在這塊島嶼上的每個凌晨時分建立自己的新家園。

 

如前所述,凌晨時分結束的球賽為他們帶來了商機,經過口耳相傳之下,有越來越多人從橋另一頭的臺北市來到這頭的永和喝一碗深夜與清晨之交的豆漿,再來上一套香酥脆真開胃的燒餅油條,實在好過癮!漸漸地這也成為了一種風尚。而後在經濟成長、社會生活型態轉變的七八零年代,廣受歡迎的永和豆漿甚至比便利超商更早開啟24小時制的營業模式呢!

 

戰後的臺灣在面臨了種種離散與悲傷,並充斥著各樣混亂與衝突的同時,也迎來了更眾聲喧嘩的飲食饗宴,在滾滾時代洪流中流動的不僅只是國族與家園,舌尖上的滋味也風起雲湧地移轉著疆界。豆漿、燒餅與油條,這樣一份平凡的中式早餐,帶來了源於海另一邊的濃醇酥香,隱約也夾著從流離到安定,那份充滿韌性與堅毅的焦澀,對某些人而言,或許也帶著一種鄉愁的滋味吧!

 

 

內容由 尖端出版《續.台灣沒說你不知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