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慘放無薪假!台灣「1行業」接不到訂單、賣廠房求生,恐爆倒閉潮!

02 Jan, 2025

台灣工具機產業正經歷一場大風吹,訂單銳減、資金短缺,中小型廠商的生存壓力已經飆升到「紅色警戒」等級。曾經熱火朝天的機械廠,如今竟然變得冷冷清清,連「做四休三」也成了生存策略。到底怎麼回事?讓我們來看看這場產業風暴的全貌。

延伸閱讀:已開放申請!2025勞保紓困貸款「最高領10萬元」申請資格&步驟流程一次看

「做四休三」工具機產業變冷清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出口市場需求減弱,尤其是歐美地區訂單的銳減,讓台灣的中小型工具機廠商紛紛拉響警報。俄烏戰爭、中東局勢緊張,加上歐洲經濟低迷與中國疫情後的內部壓力,彷彿為訂單市場按下暫停鍵。

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大廠雖然偶爾接到大額急單需要加班趕工,但這僅僅是曇花一現。大多數時候,廠房的生產線都在「悠閒」地等待新訂單。不少中小型廠商索性採取「做四休三」,甚至「做二休五」的模式,以減少成本,讓員工多一點「特休假」時間。

大廠搶單,小廠含淚關廠?

AnyConv.com__pexels-photo-372796
圖片來源:pexels

產業內的競爭更加激烈,大型企業像磁鐵一樣吸走了大部分訂單,而中小型廠商只能無奈看著流量蒸發。一些零件廠商每週只能開工兩天,甚至有加工廠表示,如果農曆年前情況不改善,可能只能含淚關廠。一名加工廠業者坦言,持續營運恐怕只能累積更多虧損,與其賠本,不如果斷關閉,將早年以低價購入的廠房變賣,成為養老的本錢。

圖片來源:pexels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指出,雖然12月的機械外銷訂單數據稍有增長,得分達到51.3,略高於平均值,但這只對大廠有利。從企業數量分析,持悲觀看法的企業數量增多,中小型廠商的壓力絲毫未減,家數指數僅達42.7。2025年雖然被預期為出口增長的一年,但美國新任總統政策的變數,加上國際經濟的不穩定性,仍讓整體環境充滿挑戰。不少業者坦言,與其苦撐不下,不如提早退場,為自己另謀出路。

台灣的中小型工具機廠商正面臨著一場生存遊戲,訂單流失、資金短缺、國際環境動盪,無一不是壓垮駱駝的稻草。但危機也是轉機,也許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企業選擇轉型升級,甚至開創新局。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