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愛滋病不再是無解難題!「這樣治」不會傳染,疾管署呼籲消除疾病污名

10 Jan, 2025

愛滋病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又稱愛滋病毒)引起的,這個病毒會攻擊我們的免疫系統,讓身體變得更容易受到其他病毒或細菌的感染。當免疫系統受到損害時,原本不會讓人生病的病菌感染人類,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什麼是「U=U」?

「U=U」就是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出公告,隨著醫學和藥物治療的進步,愛滋病毒感染者在接受穩定的抗病毒治療後,病毒量可以達到「測不到」的水平,表示他們不會再透過性行為將病毒傳染給他人。這一觀念被稱為「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

S__4131229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解釋「U=U」定義,宣導病毒測不到衛教海報,呼籲感染者檢測,及時就醫、及時治療

延伸閱讀:趙露思病倒!復健影片見「人氣女星」幫餵藥,身分曝光網友鼻酸:好窩心

自2018年發表「U=U國際愛滋治療共識」以來,已獲得超過105個國家和數千個政府機構的支持。疾管署指出,國際研究顯示,當愛滋病毒感染者體內的病毒量被藥物有效控制時,並沒有透過性行為傳染給伴侶的案例,也大幅減少像是母子垂直傳染等其他途徑的傳染風險。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1-08 144828
研究發現愛滋病毒控制良好沒有出現透過性行為傳染的案例
圖片來源:U=U科學實證懶人包

台灣愛滋感染者治療率高,穩定服藥有助於控制病情

根據疾管署的資料,目前台灣96%的愛滋感染者都在接受藥物治療,其中95%的人已成功控制病毒量,達到「測不到」狀態。而疾管署和台灣愛滋病學會洪健清理事長呼籲,愛滋病毒雖然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不過病毒量的高低才是傳染力的關鍵。台灣目前的愛滋治療處方單錠複方藥物,每天只需要服用一顆,就能有效控制病毒量。

社會大眾仍需更多關注「U=U」

根據調查,2023年只有49%社會大眾了解「U=U」。疾管署呼籲,應加大對「U=U」知識的普及與宣導,消除社會對愛滋感染者的污名與歧視,讓更多人理解愛滋病毒並非不可控。

台灣醫事人員對「U=U」的認知已有明顯提升,87%的醫護人員表示,在了解「U=U」概念後,他們更願意提供愛滋感染者所需的治療與服務,這將有助於改善醫病關係,讓感染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更多支持與理解。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1-08 150157
疾管署呼籲大眾消除愛滋汙名與歧視
圖片來源:U=U科學實證懶人包

最後疾管署呼籲,愛滋防治的新時代已經來臨,隨著科學進步,愛滋病毒的傳播與治療已經不再是無解的難題,希望消除疾病汙名,促進感染者願意接受篩檢和治療!

延伸閱讀:天冷需要溫暖,別再喝酒暖身!營養師勸:擁抱比較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