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台積電又有壞消息?兩大外資踩煞車「1關鍵技術」預估產能再下修

10 Apr, 2025
主圖來源:IG@realdonaldtrump、pexels
主圖來源:IG@realdonaldtrump、pexels

近年AI話題熱得像炸鍋的爆米花,台積電則是那顆最大顆、最被期待的「黃金米粒」。尤其是在AI硬體發展的關鍵領域,先進封裝技術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上,更是被視為台積電的王牌武器。但就在大家以為台積電會持續開掛前進時,兩大外資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突然踩了煞車,雙雙下修未來兩年的出貨與產能預估。發生什麼事?跟全球貿易戰有關?還是AI市場其實沒那麼「甜」?

延伸閱讀:川普改變心意暫緩關稅?中國「沒有要退讓」再嗆美國:吃錯藥!

AI需求強 卻暗藏不安定因子?

圖片來源:pexels

高盛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雖然AI伺服器需求仍高,但受到供應鏈瓶頸與全球貿易局勢不確定的雙重夾擊,台積電2025與2026年的CoWoS出貨預估,分別下修至58.5萬片與92.3萬片(原為59.9萬與97.5萬),連產能也小幅下修至66萬與100萬片。

雖然大家都想要AI晶片,但物流卡關+地緣政治風險這兩大「隱形殺手」,讓整條生產線出現放緩跡象。更重要的是,高盛還預測,2026年台積電在5奈米以下製程可能漲價3%,而CoWoS封裝價格可能調漲5%。換句話說,「技術進步」的同時,也意味著「成本提升」。

摩根士丹利也踩煞車

圖片來源:pexels

摩根士丹利同樣對未來CoWoS產能的成長表示保守。雖然預估2026年每月產能有機會從今年底的7萬~7.5萬片,提升至10.5萬~12.5萬片,看起來挺亮眼,但他們話鋒一轉指出:在中美貿易戰未止、客戶需求仍飄忽的情況下,台積電的擴產步伐可能會踩煞車,走得比預期慢。

4月法說會前外資觀望:4大議題將揭

眼看4月17日的台積電法說會進入倒數,各大投資機構也緊盯4個關鍵議題,堪稱影響後市走向的「王牌」:

  1. 成熟製程與7奈米技術的海外擴張進度
  2. 美國資本支出與股息政策是否更新
  3. 川普全球貿易與關稅風險怎麼因應
  4. 與主要競爭者之間是握手合作還是互搶市場?

高盛也補充一筆:因應台灣1月地震帶來的影響,他們稍微下修台積電第一季的獲利預估。不過在資本支出方面,2025年仍維持投入400億美元,但2026年則從原本預估的460億小幅下修至450億美元,理由是日本與德國新廠的建設節奏可能稍慢。

從AI的夢幻題材,到現實中封裝技術的挑戰,還有全球貿易戰的影響,台積電這條「科技巨獸」在2025年前行的路上,開始出現一點踉蹌。但別忘了,它依然是目前全球少數能扛起AI硬體重任的關鍵角色。身為投資人的你,對台積電仍然有信心嗎?

女孩好野全新一季:韓職李雅英、安芝儇、南珉貞及趙娟週熱情應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