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恐致癌?睡覺「手機放床頭」電磁波真的會影響?專業醫師回應了!

09 Apr, 2025
主圖來源:pexels
主圖來源:pexels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習慣?睡前滑滑手機、看完一支影片再放到枕邊充電,心想:「這樣比較好叫我起床啊!」但傳聞總說手機電磁波會致癌,該信還是不該信?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個「床頭手機的真相」,由專業醫師、護理師聯手破解,教你如何安心用手機、安心睡覺,兩者兼得!

延伸閱讀:台灣人超不適應!國外飯店不提供「1備品」不是沐浴盥洗卻很重要

手機會致癌?醫師們這樣說

圖片來源:pexels

先來回顧一下權威機構怎麼說。早在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把手機電磁波列為「2B級致癌物」,但是別緊張,這級別的意思是「可能」致癌,屬於風險還在研究中的類型。

中醫師吳宏乾在節目《健康零距離》中表示,真正有潛在風險的是「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比如每天講電話超過30分鐘、手機貼著耳朵,才有可能增加腦癌風險。但如果你只是偶爾滑個IG,倒也不用太過恐慌。

睡前手機放枕邊充電=高風險區?

圖片來源:pexels

講到睡眠習慣,許多人手機不離身,睡覺也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這樣的習慣,其實可能會讓你一整晚暴露在低劑量的電磁波中。吳宏乾提醒,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床邊手機會致癌」,但長期暴露總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睡覺時我們最需要的是讓大腦放鬆、身體修復,最好能降低一切干擾源。

那該怎麼做?這兩招簡單又實用

圖片來源:pexels
  1. 飛航模式開起來:睡前把手機切換到飛航模式,不但省電,還能有效減少電磁波輸出。要鬧鐘?沒問題,飛航模式照樣會響!
  2. 錫箔紙小撇步:這一招看起來像電影情節,但其實有用!用錫箔紙將手機包起來,再放遠離床頭的位置,有助於屏蔽部分電磁波。只是提醒你,記得不要包太緊,以免散熱不良。

白天也能防電磁波?這3個日常習慣很加分

圖片來源:pexels

除了睡前,白天也可以更「無波一身輕」,吳宏乾提供了3個小技巧,幫助你遠離電磁波帶來的潛在風險:

  1. 少講手機,多用耳:講電話時盡量別讓手機貼著耳朵,改用免提或耳機,有線或藍牙都比直接貼耳好來通話,可以減輕對頭部的壓力。
  2. 戴太陽眼鏡:你沒看錯,太陽眼鏡也能阻隔一部分來自陽光的電磁波與紫外線。長期曝曬在強光下,對眼睛可是大敵,戴上墨鏡不只有型,還能多一層保護。
  3. 藍光眼鏡:守護視力每天對著手機、電腦好幾個小時?藍光眼鏡就是你護眼的好幫手。不只是阻擋強光、減少疲勞,還能讓你晚上不那麼難睡。

那腦癌到底會不會找上門?專科醫師給答案!

圖片來源:pexels

針對「手機放床邊會不會導致腦瘤」這個網路流傳已久的說法,長庚大學神經外科教授魏國珍直接回應:「實際上是不會的!」他在節目《健康2.0》中解釋,電磁波分為兩種:游離輻射,像X光、伽瑪射線,這類才會傷害基因、增加致癌風險,與非游離輻射,像手機、Wi-Fi屬於低能量輻射,不會讓電子脫離原子,也不會直接造成癌變。

但魏教授也提醒大家,如果出現兩種特殊型態的頭痛,例如:固定在某一側、愈來愈頻繁、合併噁心嘔吐等症狀,還是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此外,他也點名「傷腦壞習慣」,包含熬夜、飲食過油、長期焦慮等,這些才是真正慢性破壞腦健康的元兇!

手機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靠它導航、聯絡、娛樂甚至起床,但同時也不能忽略長期暴露的健康風險。與其恐慌,不如學會用得聰明、睡得安心。晚上睡前,把手機放遠一點、開飛航,白天則養成耳機通話與護眼的好習慣,就能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也為自己與大腦多一份保障。健康這件事,從不靠極端,只靠日常的聰明選擇!

女孩好野全新一季:韓職李雅英、安芝儇、南珉貞及趙娟週熱情應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