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小心詐騙廣告!「5大關鍵字」與美女圖最吸眼球,Google用AI反擊

28 Apr, 2025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詐騙廣告花招越來越多,刑事警察局統計2025年第一季關於投資詐騙廣告,以Meta(臉書)平台最多高達3萬6824則,Google為1576則,尤其近年時興利用「美女圖」與「虛構粉專名」、「誘導性關鍵字」等方式吸引網友眼球,製造專業或公益形象(如公益送書等)誤導民眾,刑事局分析當中最常使用「5大關鍵字」呼籲大家別受騙上當。此外,Google則是運用「AI偵測」加強打擊網路詐騙。

延伸閱讀:最高罰6千元!偷丟家中垃圾「AI會抓」北市科技執法準確率95%

詐騙廣告常見「5大關鍵字」

刑事局分析「詐騙廣告」最常使用關鍵詞如下:
1.立即免費領取
利用限時字眼製造緊迫感,誘使點擊。
2.最強黑馬股
宣稱掌握飆股內線,吸引投資興趣。
3.專業導師一對一指導
包裝為投資輔導,實則引誘加LINE或私訊。
4.免費贈書或公益送書
用贈書名義掩飾行銷目的,吸引點擊。
5.知識成就更好的未來
營造教育公益形象,模糊廣告性質。

詐騙廣告為規避下架偵測,當中又以「美女圖」與「虛擬粉專命名」最常見72.80%,接著依序是「冒用財經名人」占13.25%、「媒體網紅」11.25%、「企業領袖」1.80%、「政治人物」0.91%。

刑事局也呼籲業者積極配合法規,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30與31條,廣告平台不得刊登詐欺內容,並須建立防詐與揭露機制,否則恐涉違法,且建議民眾可依「社群網站粉絲專頁追蹤數與按讚數」、「資訊透明度的建立日期及更名紀錄」、「廣告出資者」等資訊查驗真偽。

同時也呼籲民眾投資股票應透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之合法券商進行下單,切勿輕信網路廣告所推薦之金融投資資訊,切勿相信網友推薦獲利率顯不合理之投資管道,標榜加入投資老師LINE帳號(群組)或點擊連結獲得飆股資訊等廣告,避受上當受騙。

刑事局分析投資詐騙廣告內容。圖片來源:FB@165全民防騙

Google「AI偵測」打擊網路詐騙

另外,Google在「Google 亞太區防詐論壇」上發表年度廣告安全報告時,分析「假求職廣告網路詐騙手法」,Google台灣公關經理黃冠蓉表示:「求職者投遞時,可能會出現需先提供銀行帳戶,或是先要信用卡轉帳,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觀察到比較可疑會出現詐騙的一些情況」。

Google大量投入機器學習和AI模型,在2024年善用「AI偵測最新趨勢」,以及「持續更新廣告政策」、「結合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合作力量」三大方向,力求更快速與更大規模打擊網路詐騙,光是美國就停權3920萬個疑似詐騙的廣告帳戶,也統計全球因詐騙蒙受了6880億美元的損失。在打擊成效方面,Google移除4.15億詐騙相關廣告、檢舉率下降90%,AI系統貢獻其97%的發行商網頁處置行動成效。此外,Google還將在台灣、澳洲、新加坡及泰國推出「防詐手遊—ShieldUP」,希望透過遊戲方式寓教娛樂,提升民眾對詐騙的警覺心。

詐騙廣告為規避下架偵測,當中以「美女圖」最吸眼球。圖片來源:pexels

台灣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對此表示,政府已通過「打詐專法」強化警方與金融機構聯防,同時透過公私部門合作與情報交流,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加強打詐力道。
 

女孩好野全新一季:韓職李雅英、安芝儇、南珉貞及趙娟週熱情應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