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孩子一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滑手機嗎?對於這股「低頭族」現象,教育部終於出手了!從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全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將推動「手機集中管理」政策,手機將不再無限自由穿梭校園走廊,而是乖乖「進駐機房」。
延伸閱讀:不只新冠疫情!台灣「5病毒齊發」網哀嚎:買不到快篩!

教育部長鄭英耀出席聯合記者會時表示,備受關注的「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將在下週前正式公告。雖然以「集中管理」為核心精神,但不會一刀切,而是鼓勵各校和家長、師生三方一起開會討論,找出最適合本校的做法。簡單說,就是原則統一、方法自由,給各校一點「彈性呼吸權」。
那什麼是集中管理?鄭英耀解釋,可能的方式包括:每間教室設置專屬手機置物箱、學校統一設立「養機場」集中收納,甚至發展出具有創意又有秩序的收機儀式也說不定。不論怎麼收,關鍵就是孩子一進校門,手機先休息。

這項新制背後,還有實證撐腰。鄭部長提到,澳洲實施校園手機禁令一年後,學生成績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改善,他補充教育政策要靠科學數據支持,不能只靠感覺喊口號。除了手機管理,教育部也聯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衛福部、數位發展部,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免費數位工具包、校園數位素養宣導、家長親職教育訓練等,一起守護下一代的網路安全。

國教署長彭富源也補充了幾組令人皺眉的數據:根據iWIN的統計,台灣兒少每天平均上網3.96小時,首次接觸網路年齡竟然下修到7.1歲,且申訴內容以色情與暴力為大宗。他直言,這已不只是網路成癮的問題,而是關乎身心健康、親子關係,甚至可能演變為兒虐風險。
彭署長進一步表示,政府已提出四大行動方案,最立刻可行的,是「家長學會使用網路保護工具」,教育部已經貼心整合一套實用又簡單上手的家長數位防護包,附有圖解手冊與教學影片,幫助家長輕鬆掌握設定網路使用時間、內容過濾等功能。
孩子的青春不能只剩「滑」過的時光。教育部這次出招,不是為了全面禁止,而是幫助學生們把專注力找回來,把生活的重心放回課堂、朋友與自我發展上。9月開學後,手機雖然被收起來,但學習和成長的視野,可能因此被打開!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