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咳嗽只是換季小感冒?小心你可能錯過了百日咳的「潛行提示」。近期我國百日咳疫情默默升溫,疾管署最新公布6月新增17例本土確診,還牽出1起家庭延伸校園群聚與3起家庭群聚!
延伸閱讀:最新機車補助金加碼!政府發「3.3萬元津貼」每個人都可以申請
本土疫情上升,學校與家庭成為傳染源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6月新增個案中,有一名北部10多歲青少年為指標個案。這名學生在5月下旬開始咳嗽、流鼻水,看似只是感冒,結果輾轉求診數次後才確診百日咳。更棘手的是,他的家人及學校接觸者也陸續出現類似症狀,經疫調確認為家庭延伸校園的群聚感染,目前已有9人確診、145人被匡列接受健康監測與預防性投藥。
這不是單一事件。全台其他地區也出現3起家庭群聚,遍及中、北、南,顯示病毒在社區中已非個案。根據疾管署統計,光是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國內就累積了35例百日咳確診,為近十年同期新高,且病例自5月起明顯增加。
為什麼青少年是傳播「破口」?

你可能會好奇這不是小嬰兒才需要擔心的病嗎?其實不然。根據統計,今年病例中有13例來自11~18歲青少年,幾乎佔了總數四成。醫師指出,這是因為幼年時施打的疫苗保護力隨年齡遞減,青春期後若未追加疫苗,身體對百日咳的防護力已不如以往。
而青少年感染後常常只有輕微症狀,如長時間咳嗽、偶爾咳到想吐,自己與家人都容易誤以為只是過敏或感冒,卻已在不知不覺間將病毒傳給身邊最脆弱的對象,也就是6個月以下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嬰兒。
這也是為什麼疾管署特別呼籲家中有嬰兒的家庭,更要警覺青少年或成人的長期咳嗽,因為嬰兒若感染百日咳,可能出現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致死率也高達1%至3%。
症狀易被忽略,咳嗽一週別輕忽!

百日咳在嬰幼兒身上可能演變為持續嘔吐、窒息般的哮吼聲,但在青少年和成人身上卻「溫和許多」。疾管署提醒,如果咳嗽持續超過一週,特別是陣發性咳嗽(一次咳個沒完)、咳到想吐、或是有哮吼聲,就該警覺是否為百日咳,及早就醫篩檢
以這次北部群聚為例,該名青少年初期被診斷為急性扁桃腺炎、鼻竇炎與支氣管炎,連跑好幾家診所與急診才發現真相,最終是靠PCR檢出百日咳桿菌確診,錯過的時間也讓病毒有更多機會散播。
疫苗接種怎麼打?青少年可考慮自費追加劑

目前國內百日咳的疫苗接種時程是從出生滿2、4、6、18個月各打一劑五合一疫苗,再於5歲到小學前補打一劑。疾管署與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也特別建議,11~18歲的青少年可自費追加一劑減量型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疫苗(Tdap),不僅保護自己,也避免成為「不自知的傳染者」。
台灣與日本疫情都有升溫趨勢,日本今年百日咳確診數更超過3萬例、是去年的七倍!其中六成都是青少年,可見疫苗保護力的時效性不可忽視。
咳嗽不是小事,照顧自己也保護他人
在這個什麼都快的時代,咳嗽也可能是潛藏的警訊。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燒、重病才代表有問題,尤其當你是青少年、家有嬰兒、或與長者同住,更要將「長期咳嗽」這件事放在心上。
別怕小題大做,也別拖著不看醫生。多一點警覺,不只是對自己健康負責,更是對你所愛之人的一份守護。如果真的咳不停、咳到吐、甚至咳到夜不成眠,也許不只是感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