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的形式因人而異,對物品的依戀可加深人生的厚度;但另一方面,倘若對物品沒有依戀,就不會太過拘泥於物欲,能舒適、清爽地過日子,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就生活效率層面來看,四種整理類型中,極簡主義者贏得壓倒性勝利。原因有:
- 做家事時(吸塵、擦桌、除塵、料理)更覺輕鬆。
- 與家人間的溝通較為活躍積極。
- 工作更加順遂。
- 可隨時邀請朋友到家裡作客。
看到上述優勢之後,大家應該不難了解,何以有這麼多整理收納書一再提倡「只要丟掉東西,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企圖引導大家往極簡主義邁進。但如果你超級重感情,什麼都不想丟,卻又希望能舒適過活的人,或許可以試試日本專業收納顧問米田瑪麗娜的《不丟東西整理術》。
捨不得就不要丟,四個步驟就完成
不丟東西的整理術只有四個步驟:評估→整理→收納→維護。
1.評估:確實估算待整理物總量,依據礙眼度和使用率安排順序與日程。
2.整理:根據使用率和喜愛程度分類物品,然後先這樣放著沒關係。
3.收納:每月使用超過一次的物品定點收納;其餘則共享送出,放手但不丟棄。
4.維護:每週花30分鐘確認空間與物品的平衡,避免再次爆棚。
不丟東西的整理小撇步
將家裡空間分成「方便取用區」、「倉庫儲藏區」
大家可以先把家裡的空間分成取物容易的「方便取用區」(Handy zone);以及較難取物的「倉庫儲藏區」(Backyard)。
規畫方便取用區時,雙手展開,仰角、俯角各30度以內都是方便取用區,只需篩選並分類「真正有在使用的物品」,然後再依照相關規則極簡收納。另一方面,「不使用但有愛」的物品則收納在倉庫儲藏區。
建立愛物排行榜
每個人對物品的感情各不相同。最簡單的分類,就是「依戀強烈的物品」和「沒有依戀的物品」。因此,請先試著建立一套「將依戀視覺化」的愛物排行榜。所謂喜愛的物品,大多都是:
- 一看就喜歡,非買下來不可。
- 光是用看的就覺得情緒激動、萬分滿足。
- 從沒想過要把這東西丟掉,會一直留在身邊。
評估自己的愛物時,首先請環視房間,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喜愛物品全寫在便條紙上。這時要注意的是,不論物品大或小都可羅列其中。從「吉他」這種大物品,到「試用保養品」這種小東西,全都可以視為自己喜愛的物品。
把喜愛的物品都寫好之後,再依照喜愛的程度排列順序,建立出愛物排行榜。
用手機拍攝照片,掌握當前狀態
掌握現狀是最重要的。因此,請大家拿出智慧型手機,把家裡的物品全數拍下來。此處必須注意的是,不是拍攝「房屋整體」,而是以「物品區塊」(例如書籍、衣服、日用品等集合名詞)為單位進行拍攝。
請大家把一件件的物品,以「能清楚目測辨識」的程度進行拍攝;衣櫃或抽屜也要逐一打開,把所有物品全部裝進相機鏡頭裡。此外,拍攝照片的當下請專心拍照,切勿因為手癢而神經兮兮地立刻動手整理。
依礙眼度和使用率決定整理順序:黃金四分割原則
照片拍好後,就可以決定整理順序了。請大家以「礙眼度」和「使用率」為依據,判斷整理的先後順序。
所謂「礙眼度」是指,拍照時會令你驚覺「啊!原來這裡我都沒有整理!真是有夠誇張!」的狀態。例如堆積如山的書本、從衣櫃裡滿溢出來的衣服等。大家在拍照的過程中,一定可以發現許多平常不曾留意,實際上超級礙眼的「物品堆」。
另一方面,「使用率」則是指最近一個月內是否使用。請概略計算一下,照片中的物品是否已在當月被你使用過?使用了多少次?值得注意的是,大家不用逐一檢查每一件物品,可以把拍攝的照片分成上下左右四個區塊(黃金四分割原則)以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