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完美主義是焦慮、憂鬱源頭!5個心態幫你減輕壓力,專家:允許自己「沒用」

08 Feb, 2025
圖片來源:canva
圖片來源:canva

完美主義,這個詞常被用來形容那些對自己和他人要求極高、追求極致完美的人。這種心理特徵表面上看似積極,可以推動自我追求卓越、實現更高的目標,但是當人們過於追求「完美」,則會面臨焦慮、壓力和自我價值的困擾,從而對心理及生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近期,根據《CNN》報導,美國臨床心理學專家艾倫‧亨德里克森博士(Dr. Ellen Hendriksen)對「完美主義」這項心理狀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完美主義」不僅是焦慮和壓力的源頭,還與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包括抑鬱症、強迫症、飲食失調等,甚至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甜寵小花」趙露思Q萌5件事:先保護自己讓自己開心

亨德里克森博士說明,導致人們過度追求「完美」的因素有很多種,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或歷史文化,並表示自己也曾深受完美主義困擾,甚至因此患上身心疾病。

博士根據自身經歷,提供5個有效的緩解方法,希望可以幫助更多像她一樣的人克服這項心理特徵的困擾。

一、成就≠你

很多人會認為「成就=自己」,這是完美主義者的一大核心思考方式,當自己的表現無法達到預期時,往往會感到失落和沮喪。亨德里克森博士表示,將表現與自我價值混為一談,這種行為叫做「過度評價」。

他說,我們不應該只用成就來定義自己,我們是由各種不同層面所組成,如:人際關係、興趣、價值觀。我們真正該學會的是如何享受生活。

造咖 文章首圖模板 的複本-3
圖片來源:canva

二、減少內心批判的聲音

完美主義者常常會對自己過於苛刻,把每一個微小的不足視為失敗,並給予自己最無情的批判。亨德里克森博士建議,面對這些自我批判的聲音,我們應該學會把它當作「背景音樂」,用更加輕鬆的態度面對,把這些聲音當作對自己的提醒,而非事實。

三、練習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是一種理解和關愛自己的方式,亨德里克森博士表示,自我同情只需要用簡單的話語或是小小的行動,像是深呼吸、請求幫助,甚至是允許自己休息。自我同情的核心在於理解自己在面對壓力時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

四、放下「生產力」的壓力

亨德里克森博士指出,現代社會強調「高效」和「生產力」,這讓許多人們即使在休閒時間,也感到應該要不斷提升自己。但博士建議,我們要學會在休息時間好好休息,允許自己做一些「不生產」的事情,比如看一部電影、逛逛街,或是跟家人吃頓飯,這些活動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提升生活的樂趣。

圖片來源:canva

五、將完美主義放在工作上而非自我

完美主義者通常會保持高標準;但博士建議,追求完美,應該將焦點從自我評價轉向對工作的關注:「當我們專注於工作本身,而不是將每個結果視為對自我價值的評判時,我們能夠減少對失敗的恐懼,並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認為自己不夠好,而是會將失敗視為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完美主義者在現代社會中無處不在,尤其是當我們面對高壓的生活和工作時,這種困擾更加明顯。通過改變我們對自我、對工作的態度,我們可以逐步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減輕內心的壓力,在忙碌的生活中,允許自己放鬆,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促進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