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金控們繳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總獲利突破5,979億元,年增高達64%。不過,如果你以為賺越多、配越多,那就太天真了。配息這回事兒,有的讓投資人甜到心坎裡,有的則像過年紅包縮水,令人皺眉。究竟哪幾家金控值得喝采?又是哪幾家讓人直呼「好失望」?我們一次幫你理清楚!
延伸閱讀:9.2萬飛了!報稅「申報扶養」做錯1件事,國稅局判定不符合條件
中信金、元大金配息衝高點

首先要向老股東們獻上掌聲的,就是中信金(2891),這次一口氣發出2.3元現金股息,創下近20年來新高,年增幅高達130%,殖利率直逼6%,堪稱「殖利率王者」。資深分析師也認為,中信金不只賺得多、發得多,連配發率都高達63%,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就像抱著定存還附贈大禮包。
再來是穩健派代表元大金(2885),這回配息從去年的1.3元升級到1.85元,年增42%,殖利率超過5%,走的是「不浮誇但很實用」的成熟路線。凱基金(2883)則是低調黑馬,股利翻近一倍,從0.5元跳到0.95元,讓不少人驚呼:「你什麼時候變這麼大方的?」
另外像永豐金(2890),現金與股票股利雙雙上升,整體配息年增25%,堅實走穩、穩穩發糖。
兆豐金、國票金配息「回春失敗」

但並不是每家金控都這麼大方,像兆豐金(2886),雖然現金股利看似增加,但股票股利卻明顯縮水,讓整體配息出現倒退嚕,市場失望指數上升。
更慘的是國票金(2893),今年整體股利直接腰斬40%,堪稱本屆「退步王」,主因來自去年的基期太高,今年實在難以複製輝煌。
玉山金(2884)也陷入相似情境,雖然現金還守住1.2元,但股票股利被砍半;台新金(2887)也略為下修現金股利約10%,好在總配息尚有小幅成長。
華南金、兆豐金中規中矩,龍頭還沒出牌

在「1元金控俱樂部」裡,華南金(2880)可圈可點,今年配發1.35元(其中1.25元為現金),殖利率約4.72%,創下近18年來的高點;兆豐金則以1.6元現金股利對應約4.3%的殖利率,表現雖不俗,但與市場預期相比略顯保守。
至於金融圈的大魔王,富邦金與國泰金,則尚未揭曉牌面。法人預期兩家龍頭的股利水準,將會牽動整體金控族群後續股價的氣勢與信心。
金控們2024年在獲利上風光極了,但配息卻各有盤算。有些像大方長輩紅包包到滿,有些則像年終縮水讓人苦笑。分析師也提醒,選金融股不只看配息數字,更要看公司體質、獲利穩定性與政策風險。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