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院今(10)日三讀通過《軍人待遇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確定自2026年1月1日起,志願役軍人每月將獲發新台幣3萬元「志願役加給」,不分官階與役別,採齊頭式加薪,藉以強化國軍招募與留營誘因,因應國軍人力短缺與新型態戰爭挑戰。
本次修法由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導推動,除新增「志願役加給」外,亦涵蓋以下幾項重點措施:
1. 戰鬥部隊加給:針對編列於戰鬥部隊及戰鬥支援部隊之官兵,提供額外加給,以反映台海情勢升溫、演訓與勤務負荷增加的現實。
2. 義務役薪資保障:明定義務役薪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法》標準,二兵起薪將由現行2萬1350元,提升至至少2萬8590元。
3. 地域加給公平化:取消過去依官階與役別設定地域加給標準,改以服役地區的偏遠程度與生活不便性進行區分。
4. 超時加班補償制度化:未能按時休完各類休假者,未來得以換取補償金,加強軍中勤務彈性與保障。
5. 物價調整機制入法: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上漲逾3%,相關加給金額可依比例調整,保障軍人實質收入不被通膨侵蝕。
延伸閱讀:「1類人」優先登機!航空新規定7/1正式實施,搭飛機出國注意!

朝野交鋒 最終過關
該案原訂本月6日審查,因民眾黨團反對齊頭式加給版本並提出修正案,致使審議延至今日。最終表決結果,國民黨團版本以贊成60票、反對50票順利通過,民眾黨團則全體棄權。
民眾黨團主張加給應區分階級,建議上校、中校每月加給1萬8000元,少校以下基層士官兵加給2萬5000元,反對齊頭式加薪,並呼籲應將軍人待遇提升制度化。但院會最終仍支持國民黨所提版本。
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曾警示,此加給案恐牴觸《預算法》與憲政精神,行政院將保留提出釋憲或其他憲政救濟的可能。但立法院最終仍以多數通過,顯示朝野在軍人待遇議題上已有高度共識。

約15萬官兵受惠 國軍待遇大幅躍升
此番修法預計將使全台約15萬名志願役官兵直接受益,並強化國軍招募能量與人員留任率。除有助緩解國軍人力結構壓力,也回應近年國防現代化與區域安全風險日增的挑戰。
根據規劃,相關加給將自2026年元旦正式實施,未來如遇物價波動,軍人待遇亦將隨之調整,有望成為提升軍人職業穩定性與吸引力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