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榎本博明/譯者: 簡捷
「少在那邊炫耀!」來自媽媽友的惡意
陷害、貶低他人的心態可不是只存於職場上,形式各異的攻擊劇碼在私人領域也一樣不斷上演。
像是,住在鄰近的主婦們總是一起帶小孩,看起來感情很好的樣子,但似乎也有不少難處。
有的媽媽只是因為比較年輕,就被其他人為難。其他媽媽老是把家長會最麻煩的職位推給她,而她根本不敢拒絕,畢竟以年齡來看,其他人都比她年長。演變到後來,就連媽媽們聚餐、喝下午茶時,也得由她來負責開車接送大家。她忍不住感嘆,為什麼只是年紀比較小,大家就看她不順眼?
鎮上辦親子同樂會時也是一樣,媽媽們老是說「你比較年輕,沒問題啦!」就把粗活都分配給她。就算她認命做好工作,也有人在背後酸她:「不過是年紀輕,長得漂亮了點,就那麼自以為是啊?」她實在受夠了媽媽們的競爭意識。
另外,也有人不只被抹黑,還被其他媽媽當面說難聽的話。相處融洽的媽媽友突然對她說:「妳是看不起我吧?以為念過大學就很了不起是不是?真討人厭!」當事人從來沒這麼想過,卻被對方說得這麼難聽,嚇了一大跳。
還有人是遭到冷嘲熱諷:「妳每天都穿這麼高級的衣服,是想炫耀妳家很有錢嗎?」當事人也是全無此意,聽了覺得很委屈。
從這類的案例可以看出,對「年輕漂亮」、「高學歷」的人心生嫉妒,正是催生攻擊欲望的溫床。
心裡毫無惡意,卻遭人指責「瞧不起人」;無意高調行事,卻被人指著鼻子罵「愛現」。
在這背後運作的,就是所謂「投射」的心理機制。
本人百分之一百沒有惡意
「投射」這種心理機制,往往在一個人不想承認自己嫉妒對方、下意識否認攻擊欲望的時候產生。這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把這些情緒投射到對方身上,認為「懷著這些醜陋情緒的人是對方,不是我」。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不必承認自己心懷醜陋的攻擊欲望,可以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沒有錯,錯的是對方。
第二,譴責對方醜惡的同時,可以用看似正當的理由加以攻擊,發洩自己的攻擊衝動。
有媽媽遭到媽媽友抹黑造謠、打小報告,意圖將她孤立於團體之外,害她好生困擾。
明明什麼也沒說,人家卻謠傳她背地裡說人壞話,回過神來已經被當成壞人,開始被其他人排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造謠的人是缺乏自信,而其拚命抹黑、陷害別人的行為則是他們的奮力掙扎,一切都是為了保障自己在團體中的地位。
根據認知平衡理論,有了共同敵人,整個團體便會產生向心力。
國家設定假想敵,刺激國民團結一心,也是基於相同的原理。在一群家長之中孤立出一個壞人,也可能營造出團結感。說穿了,就是「敵人的敵人都是盟友」的道理。
以家長的案例來說,小朋友也會捲入糾紛之中,問題更為棘手。
像是,有人因為孩子成績比較好,被其他媽媽視為競爭對手,遭到冷嘲熱諷,甚至是騷擾。還有人家裡的孩子在準備考試,而距離考試的日子越近,媽媽們外出的邀約越頻繁,好像想干擾別人用功似的。
現在社群網站盛行,不少人和其他家長來往時都特別小心。萬一不留神忘了回應,難保不會被扭曲成已讀不回,遭人抓住把柄惡意攻擊。
陷害、貶低別人的心理在社會裡是如此盛行。在社會上走跳,如果對這種心理機制渾然不知,將會招致多可怕的後果,相信讀者都已經明白了。
為了保護自己,不讓腹黑害人狂毀了我們的人生,在下一章,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精神構造吧!
內容由 遠流出版 《有人就是要害死你!人際關係地獄求生指南,破解酸民、小人、腹黑狂的心理機制,不再腹背受敵而鮮血淋漓》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