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 Phobee
「愛是我唯一的祕密,讓人心碎卻又著迷,無論是用什麼言語,只會思念你。」──莫文蔚〈愛情〉
不只一位臺灣女生聽聞我嫁給一個ABC老公後,都用極其稱羨的口吻對我說:「哇!美國男生是不是都體貼又溫柔?」「他一定超級浪漫吧!」我都不好意思說,其實美國男生也是人,有浪漫文青也有呆頭鵝、有體貼紳士也有自私渣男。想當年姐在青春無敵的年代時(捻痣毛),曾信誓旦旦的說打死也不嫁ABC。對我來說,ABC這種外黃內白的「香蕉人」,很難跟他們有任何共鳴,對我來說一點吸引力也沒有。我希望找一個會陪我看周星馳電影、逛夜市喝珍奶、手牽手吃小吃,有文化共鳴的男人。
後來當然是自打臉打到瘀青,嫁給一位ABC,中文聽不太懂,筷子不會拿,看不懂周星馳,吃的口味也非常西式的正港香蕉人。這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做人千萬不要太鐵齒,你打死說不嫁的人,上帝就會想辦法讓你嫁給他。所以想嫁入豪門的妹妹們,趕快許願嫁個窮小子吧!
但也藉由和老公交往、結婚的過程,讓我認識一個不同文化的愛情觀。有人說美國男生大都溫柔又體貼,幫你開車門又幫你夾菜。其實我認為,臺灣男生並不比美國男生遜色,只不過表達愛的方式截然不同,請聽我這不負責任的小小分析。
約會不代表交往
美國人對約會的定義很寬,而臺灣人面對感情較保守,習慣先觀察另一半許久,默默抱持好感一段時日後,才會下定決心鼓起勇氣表白,若表白成功,通常就直接晉升交往階段。
和美國人交往時,反倒很多時候手牽了嘴親了床單也滾了,甚至連父母家人好友都見過面也吃過飯了,若你忍不住問:「我們現在是什麼關係?」也可能還得不到「是男女朋友」的肯定答案。更別提在這網路和APP交友盛行的世代,很多時候在即將和A見面的前半個小時,還會順便回覆B的曖昧簡訊,再發簡訊給剛剛在APP上認識、身材火辣的C。
在美國,約會見面次數或交往的時間長度,並不代表對感情的穩定狀態認知或專一程度。在雙方都沒有定義這段關係為「認定彼此(exclusive)」或「認真交往(serious)」前,彼此都有繼續同時和他人約會的權利。如何讓喜歡的對象願意從「自由約會(casual)」走入「認定彼此」,不僅是經典影集《慾望城市》的核心劇情,也是萬千單身男女歷久不衰的課題,
而在我看來,通常兩人會在這問題卡關,倒是臺美文化一致,就是──他/她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尊重女生意願
與許多臺灣女生聊天,發現她們對愛情的夢想,撇開不切實際的嫁入豪門不談,大都是嫁一個好人,最好有房有車,不要跟公婆住太近,婚後可以依靠老公、不用上班,相夫教子過一輩子。反過來說,大部分臺灣男生往往也認為養家是自己的責任,除非剛好碰到一個有事業心的女強人老婆。而願意婚後辭職、專心打理家務,好好「做人」的女生,也是長輩圈中最搶手的,就如同自古以來「娶妻娶德」一說,最好溫良恭儉讓,宜室宜家,乖巧聽話,而且不太有主張。
但我必須很坦白的說,這類女生換到美國主流社會,並不是美國男生交往或結婚的第一人選。我問過身邊的男性友人,希望找什麼樣的女生共度一生,得到很多種答案:能讓他笑有幽默感、有同樣宗教信仰價值觀、個性合得來等,但在談及女生的工作時,都非常直接、一致的告訴我,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有獨立的事業和夢想,並且知道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自己想要做什麼。
在美國,從小就渴望當家庭主婦的女生也大有人在,但這類居家型女生不但很少數,甚至不是情場上最受歡迎的類型。而且美國與亞洲文化最大的差異在於沒有「嫁娶」的觀念,結婚不代表必須全盤接收男方家中一切瑣碎的事務,更沒義務全權打理家事,或攬下男方父母的供養之責。除非懷孕生子後,女方主動為自己和孩子放棄工作,否則大部分女性在婚後還是會盡量保有自己的事業。
雜事一起做、開銷一起出
或許受到好萊塢電影影響,以及交外國男友的異國戀逐漸盛行,臺灣男生對外國男性多少有些眼紅吃醋的味道,總覺得隨便一個美國的魯蛇都會被女生捧上天。其實這也不是臺灣男生的錯,而是文化差異的關係,導致於在情場上美國男生真的比臺灣男生吃香。
例如許多臺灣男生多少還抱有「君子遠庖廚」的概念,下班後蹺腳摳鼻、等女生把菜煮好端到面前。甚至有不少男生一輩子都住在家裡,家務事都有老媽處理妥當,一把年紀了還不會主動做家事;相反的,美國男生從小就被訓練必須獨立生活,很多人十八歲後就被踢出家門,得想辦法養活自己,做飯、洗衣、吸塵、拖地等家事,通常都難不倒他們。
而且美國人非常注重溝通,喜歡把所有事情都攤開來講,一點點小小的感受也必須分享。而亞洲文化相對較內斂,很多事情都喜歡心照不宣,一切盡在不言中。這體現在感情上,外放的美國男生的確更容易讓女生心動。
不過,我也是後來才慢慢發現,臺灣男生其實不如外表看起來的那般不在乎或沒心思,他們或許不會情話綿綿、幫妳打掃,可「扛起家計是男生的責任」以及「娶妳就願意為你負責」的概念就是臺灣男生的特性,也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我認識不少臺灣男生婚後直接就將薪水交給女生,專心在外打拚,家裡的事情當然就交給女生打理。相反的,美國男生或許會幫忙做家務,甚至幫妳煮飯、一起處理生活上的大小雜事,但是他們鮮少有「結婚後我會養妳」的概念,也不一定認定所有開支都該由男方負責,反倒希望「雜事一起做、開銷一起出」。
單純的愛最可貴
到底和哪國人談戀愛最幸福?我覺得根本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我心目中第一次見證愛情的模樣,來自於我父母的婚姻。我爸爸大概是最不會甜言蜜語的男人,他愛我母親的方式就是拚命賺錢,只為給她打造一個溫暖的家,讓她無後顧之憂的帶小孩。我父親不常做家事,而且這輩子還真沒聽他對母親說過「我愛你」。可是他對媽媽的愛卻在舉手投足間表露無疑,看她的眼神到今日還是會讓我覺得自己是個電燈泡,兩人之間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即便再小的事也爭先恐後的要和對方分享。當我母親生病的期間,甚至差點為了照顧她而放棄整個事業。這是我看到的是一段沒有美式愛情因子,卻浪漫到無可救藥的愛情連續劇。
其實,不用稱羨別的國家的愛情文化,愛情的表達方式百百種,只要有心表達,不管是內斂還是狂放,你一定會透過他的方式明白,他單純愛你的心意。
虎媽與家父的愛情,讓我深深感動。
往下看更多《美國人的真正生活》相關文章
【美國婚禮燒錢燒不完】
「能夠愛與被愛,就足夠了,別奢求更多。」──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單膝跪下,鑽戒高舉,開囗問「妳願不願意嫁給我」,偶像劇常見的戲碼,實則是發生在美國各地的日常。進行一個「向女友求婚」的動作,不只是多金暖男才有的特例,而是美國男人婚前必做事項,若不悉心安排一個浪漫、充滿驚喜的求婚儀式,就會被定位為不用心的傢伙。但女孩也別太得意,根據美國文化中不成文的規定,男生的義務基本上就到求婚(等同於訂下婚約)為止,接下來的婚禮大小細節和費用等,統統會交由準新娘籌畫。臺灣的習俗是男方負責婚禮、甚至禮金禮品,女方負責訂婚,在美國卻是相反。以前常說生女兒是賠錢貨,若在美國舉辦婚禮,可能比臺灣還更符合這個說法。
美國婚禮貴山山
美國婚禮沒有大聘小聘,儀式相對簡單,只要新人當著牧師或見證人的面交換誓詞,許諾生老病死都緊緊相依,互訴「我願意」後便禮成奏樂。宴席也不用請不熟的政治人物站臺,而是請伴娘伴郎或知心好友致詞,與賓客分享新人的糗事和趣事。
美國婚禮氣氛溫馨、簡單隆重,但辦起來可一點也不便宜。根據婚禮網站「the knot」的資料顯示,在美國辦一場婚禮平均要價三萬五千美元(約臺幣一○六萬元),而且價碼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如果辦在物價、房價都頗貴的加州,三、四萬只能得到一個有點寒酸的婚禮,可能直接在住家後院擺張桌子,塑膠餐盤加塑膠杯,買好市多的食物來宴客。若要找家飯店坐下來好好吃頓飯的婚禮,幾乎都是六、七萬美元起跳。因此為了辦一場夢想中的婚禮而去向銀行借貸、分期償還的大有人在。
想當然耳,只要和婚禮沾上邊的任何產業統統都雞犬升天,新人也會乖乖買單。美國的婚宴菜色通常只有前菜沙拉、主菜外加甜點,平常在高級飯店裡享用三道式料理,五十到六十美元已經綽綽有餘,但只要冠上「婚禮」二字,價格絕對是一百二到一百五起跳,而且場地費通常已占走開銷的一半,在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內,想吃飽很難,和臺灣十道菜山珍海味全包的豐富菜色完全不能比。
喜歡故事自然風結婚照
美國人拍婚紗照與臺灣新娘一定要瞳孔放大片、頭髮吹得老硬,拍完後大力修片那種大費周章的隆重婚紗照風格不同,在美國拍婚紗相對隨興,新人只會準備一到兩套像樣的衣服到選擇的地點拍攝,通常都會選對新人有意義的地方,如第一次約會的公園、第一次吃飯的餐廳,求婚的地點等。我和老公C的訂婚照則選擇在紐約的各大地標,做為我們在這個大蘋果交往、訂婚的紀念,現在回頭看照片,也會勾起許多故事。
而婚禮當天的攝影,對美國人來說更為重要,畢竟是親友齊聚送上祝福的珍貴時刻,美國婚攝不只幫拍攝新人和親友輪番坐在椅子上面大合照而已,會記錄婚戒、婚紗、婚禮場景等各個細節,近年來更流行故事的呈現手法,新人擺pose微笑或在紅毯上熱吻不再是婚攝的唯一焦點,而是捕捉在婚禮中發生的各種有趣畫面,像是偷挖鼻孔的花童、賓客熱歌勁舞的空拍照、好姐妹致詞時熱淚盈眶的模樣等,拚湊出充滿故事性的可貴回憶。如此說來,選擇婚禮攝影比婚紗照攝影重要太多,好的婚禮攝影師檔期可能半年前就會被訂走,價格自然也不斐,兩千起跳為陽春款,豪華款則至少五千起跳。
我與老公C的訂婚照拍攝地點,就是在大蘋果交往的各個角落。
新人才是主角
臺灣婚禮習俗繁多,有時辦到最後都會覺得婚禮是以家人為主,但在美國,婚禮主角絕對是繞著新人打轉。首先,營造出一個色調和諧的婚禮,是稱職的美國新娘的職責,不同於臺灣婚禮大都以大紅、金色、粉色為主色調,美國婚宴布置並沒有限定顏色,而是新娘挑選最愛的一到兩個顏色做為主色,上至伴娘服,下至桌椅、甚至捧花、蛋糕擺飾,都會以主色調精心搭配。當天穿的婚紗也沒有租借習慣,新娘會親自購買,材質好的婚紗通常需三千到四千美元,因此大部分新娘會一件婚紗穿到底。伴娘禮服則會搭配新娘選擇的主色,而且根據習俗,女賓客也要避穿白色,好襯托出主角新娘的白紗。
如果新人剛好是你的死黨,而你被欽點為伴娘伴郎,那麼你最好準備存錢來支付一大筆開銷了。伴郎需負責籌辦新郎的告別單身派對(Bachelor/Bachelorette Party),像電影《醉後大丈夫(The Hangover)》那樣一群男人到賭城狂歡,或選在某個酒吧瘋狂一晚;而女生則舉辦「Bridal Shower」,找來新娘欽點的女性友人或親戚,一起喝喝假掰的下午茶,新娘會當著大家的面拆大家送的一件件性感內衣。這活動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讓新郎、新娘爽,費用則全部由伴郎伴娘團買單。依照禮儀,新人也會準備小禮物回饋死黨,雖然價值往往遠低於伴郎伴娘的「付出」。
我與C的婚禮選擇了我喜歡的紫色。
美式婚禮都會選用一個主色調。
五花八門、不同文化的美麗結合
美國沒有謝親恩、迎娶的儀式,但整場婚禮最感動我的,絕對是父親牽著女兒的手走上紅毯,將新娘交給新郎的那一瞬間;晚宴開場前,新人跳完第一支舞後,新娘便會和爸爸接著跳第二支舞。無論參加哪一場婚禮,總會看到老淚縱橫的爸爸牽著依依不捨的女兒,深刻的感情在那一刻表露無遺。
我看過的婚禮五花八門,有溫馨感人的小婚禮、有碧海藍天的海灘婚禮、也有經濟實惠的海島型婚禮。許多美國新移民結婚時,也會加入自己原生國家的文化。我有一對朋友是港人第二代配印度裔第二代,因此他們的婚禮菜色就出現印度咖哩和大餅,搭配生猛蒜蓉大龍蝦和白飯的有趣結合。
不過最瘋狂的大概是我的牙醫系朋友小陶了,為了辦一場盛大風光的婚禮,小陶從牙醫系畢業後,便和男友開始全年無休的瘋狂工作存錢,再向銀行借貸了三、四萬美元,終於在兩年後備好資金。我特別從紐約飛去舊金山參加,當天小陶換了兩套Vera Wang的婚紗,外加一套越南傳統新娘服,腳踏Jimmy Choo的婚鞋。現場用玫瑰鮮花打造了一片花牆背景,端上烤鴨、明蝦、龍蝦、鮮魚等八、九道豪華菜餚,更請來專業歌手獻唱。這場婚禮不只排場到位,新人也和賓客一起跳舞狂歡,聯合把新郎灌醉,可說是我畢生參加最過癮的一場婚禮了。至於價錢呢?──破了美金六位數。
想辦一場美式婚禮嗎?從現在起,開始存錢吧!
內容由 時報出版《美國人的真正生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