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璧如醫師
寒少自消脂,氣飽不思食
脂肪通常堆積在寒氣淤結最甚之處,這是生物自我保護機轉。所以戒食生冷乃是減肥的核心關鍵,排寒保暖,體氣提升,不再胡亂抓取,胃口變小,自能瘦身;寒氣少,身體需要的脂肪也就少,這才是瘦身的根本之道。
病人A說:「我發現老公的食量變小了,以前他就算吃飽還是會幫我清菜尾,現在卻說真的吃不下,好像身體告訴他要停,漸漸的,連我也一樣。老公問想不想吃炸雞?我竟覺得很膩,馬上搖頭拒絕,這也太詭異了 !某個週末夜,我們決定放縱地享受那又油又香的鹹酥雞,沒想到一切就像走味的咖啡,甜不辣變得油耗味很重,雞肉吃起來酸酸的,就這樣,我們跟鹹酥雞的美好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吃了一年多蕁麻疹西藥,搞到月經一個月來三次的病人B說:「那時爆肥,很想趕快瘦身,不僅吃得少,還兩天游一次泳,這麼拼命,卻絲毫無法撼動身上的肥油。反倒經中藥調理一個月,不僅能提早且快速入眠,還能睡得比較長,最驚喜的是吃類固醇導致的面腫已消。」
我說,所以減肥還是要從根本下手,元氣養上來,一氣流行,自然就能瘦。
有個長期吃西藥的小孩,改吃中藥甫一週,居然瘦了五公斤;媽媽也瘦了兩公斤;姑姑一個月瘦六公斤,神采飛揚,非常亮麗。都只是治病而已,但能量提升,自能消脂。
另一位體質虛寒的病人C提到她接受針灸減肥的慘痛經驗:「醫師說,不准吃澱粉,只能吃青菜,還吃一堆會拉肚子的藥及茶包,身體虛得要命,雖然瘦了四公斤,但三個月後,卻復胖八公斤。」
短短一下午,就有四個病人跟我分享類似的經驗。我的回答是,凡事皆須循正軌,減肥這碼事也不例外,年輕時體力尚可,禁得起剋伐,這種治標式的減肥法,還有點效;等年紀越大體力差了,這樣減下去就會要命!
過食是助肥元兇
只要有心,煮頓營養好吃的餐食,一點都不難,十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當然「量」要計算好,以免浪費或過食致肥!主婦常常捨不得剩餘的食物,結果讓自己成了大腹婆,這就得不償失了。過食會導致那些問題呢?
肥胖
過食會引發肥胖,以小兒為例,幼兒型肥胖與家族習性有關,尤其攝食內容與習慣更具關鍵性影響,例如過食肥甘、膏粱厚味之品(醣類與脂質)、零食、宵夜、外食,皆是助肥元凶。
小兒屬人生「築基」階段,吸收合成能力特別旺盛,雖然機體發育未臻成熟,但對水榖精氣的需求,相對成人,更為迫切。因此,哺餵分際極為重要,父母的過度干擾常會壓抑孩子自我調節食量的本能機制;有些家族習慣過食、強迫進食,孩子豈能不肥?
復病
過食還會導致疾病,中醫古來即有復病的概念,導致復病的原因甚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食復」,因飲食不當而導致疾病復發。除了機體虛弱因素外,誤食、過食,皆可能引發舊疾。進食分量,因人而異,身體調養好後,體氣、敏感度提升,該吃什麼食物、能吃多少,自然會知道。
飲食無時,損傷脾胃
若飲食無時,足可損傷脾胃,變生他病。自古以來,就有一日三餐,「早宜好,午宜豐,晚宜少」之說。若飲食無時失節,比如晏起吃早午餐,晚睡又吃宵夜,身體運作步調完全亂了套,日久不出問題也難。
按固定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按身體節律進行,脾胃可協調配合,張弛有度,水穀精微化生有序,有條不紊地輸布全身。
我有個病人從年輕到初老,一直少食、甚至懶食,世間若有那種把餅圈在頸下,都還會餓死的人,恐怕就是她。當然她或許還擱著一縷幽微難解的心事,久了懶怠成習,經常一天只吃一餐,這一餐還是胡亂打發填肚子而已,幾個閨密都怕她餓死,經常催促她進食。
她仍兼服降糖西藥,雙手麻酸脹痛無力,當然還有各種症狀。一天她來拿藥,讓她先到樓下轉角吃了碗麵,上來時臉色轉紅潤。我說,你得好好吃飯,藥不能當飯吃,人是鐵,飯是鋼,營養不良血糖當然高。今天就不給你藥了!
她說,可是我帶了袋子……。
袋子?我說,去隔壁市場買菜,給我好好吃飯,不好好吃飯的人,吃藥怎會有效,療效起碼打了好幾折!
往下看更多《病從排寒解》相關文章
【病後,如何調理?】
感冒發燒後,以胃氣來復為旨歸
「一燒去陳寒」,從不感冒、發燒的人,其實是虛爆了,寒氣淤塞在裡,不知什麼時候會爆大病。體氣提升後,才有能力清除淤塞的垃圾,身體會出現各種反應,可能從諸竅排出廢棄物,以流質、半固態或固態的方式呈現,不必害怕,只須觀察,讓身體自然運轉;發燒,是更全面的反應,是體氣拉到一定程度,才有機會啟動的機制。
病人告訴我,兒子連續發燒三次,一直發脾氣,和家人吵架,可能是排情緒,甚至氣到手掌發冷,還說會麻、不能彎曲,晚上很早就睡了。
剛生完病,會疲累幾天,這很正常,能睡很好。感冒剛退燒,先不要吃蛋白質(尤指肉類),以免復病。病後以胃氣來復為旨歸,可煮些山藥紅棗粥、枸杞蒸蛋(蛋液:溫水,約1:1.5),補充津液,滋養脾胃。
另有位發燒的小兒,精神、活動力皆正常,醫生竟開「葛根芩連湯」,只為退燒,而不思及此方是否傷及脾胃?若條件允許,應多休息,讓身體漸次恢復自然節奏;用餐少進湯水,以免妨礙脾胃運化。
跌打損傷,首須正骨
跌打損傷可能會造成以下三種傷害,該如何對治呢?
皮肉傷表,風藥止血
一位老友在高雄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氣爆,禍首卻是一個保溫瓶!他要打開一個被旋緊的保溫瓶,想不到瓶子突發氣爆,兩行鼻血瞬間流了出來,好像被人狠狠地揍了一拳,血把洗臉盆都染紅了。
他問:「需要去醫院縫合嗎?」
我說:「這點小傷,中藥敷一敷就好了。」
鼻肉上掀,當然不是小傷,我要他馬上到沙發仰躺,稍稍止住了淌流不止的血,傷口敷上感冒藥及卵黃油(我稱之為通心油,因其對治心血管疾症,化瘀效佳),心神甫定之際,再讓他喝水藥。晚間八點入寐之前,把薑酒泥敷在鼻梁傷口上,簡單包紮後,催促他早早入寢。
次日早晨,傷口已逐漸結痂。第三日脫痂,一切如昔,彷彿做了一場夢。 後來他分享這段經驗寫道:「從驚懼到穩定,從毀壞到復甦,這場看似﹃業力引爆﹄的離譜事件,讓我親自用肉身見證了中醫藥處理急救外傷真切的臨床經驗,也看見生命的美好。」
外傷跌磕若無傷筋動骨,很容易處理,不過皮肉傷,看起來很恐怖,因傷在表,復原也很快,處理有以下要點:
1一般瘀腫,絕不能冰敷,要用溫熱尿敷,沒童子尿,成人的尿也行,可以放點米酒,加速散腫消瘀。薑煮酒熱敷也行,若有小傷口,照敷無妨。
2.若傷口較大,首先止血,瘀腫暫不管。正常人都能自行止血,只消放輕鬆,受到驚嚇的細胞血管,自會慢慢修復。用棉花蘸溫熱清水清理傷口,敷上白芨粉,這是家父常用的止血藥,或用感冒中藥也行,因風藥走表,外傷傷損亦在表,除風散溼止血歛傷都靠它。稍緩之後再上紫雲膏、通心油或敷薑膏、薑粉、薑酒泥。
3.案例的狀況確實驚人,鼻肉都掀起來,一樣先定心止血,然後照章處理。喝水藥是為定心安魂,提拉體氣。溫熱小米粥也不錯,不然一碗熱湯,或一杯熱牛奶也行。
傷筋脈,務必拔惡血
踝扭傷看似小事,若治不得法,常成痼疾。
一位卅出頭的少年郎因右腳踝外側浮腫來診,病程已有一年,初時扭傷,瘀腫得厲害,後來在復健科看了一年,尚未恢復,仍經常有痛感。這顯然是「惡血留內」。瘀結在裡的敗血,若未拔出,即使骨頭正位了,還會有瘀滯痠痛的問題,且復原的時間會拖得更久。
惡血,瘀血的一種,指溢於經脈外,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死血液,又叫「敗血」。於是針與灸齊施,讓熱傳導直達患處,再配合行下肢、通絡化瘀的中藥。
兩週後,病人告以困擾已久的翹足屈伸時踝間疼痛已消除,唯餘足後跟些微不適。於是我又幫他做第二次針灸,並找醫師正骨後痊癒。遷延一年、幾成痼疾的踝扭傷,經兩位醫師,各兩次治療,終於大功告成。
一般腳踝扭傷可分:
第一度:只有少數的韌帶纖維受傷,這是最輕微的,患部會出現輕微腫痛或瘀血。
第二度:有相當多的韌帶纖維受傷,患部會出現較明顯的腫痛及瘀血。
第三度:韌帶斷裂,這是最嚴重的狀況。
扭傷的處理重點如下:
1.若扭傷嚴重,須照X光,先排除骨折。但關節輕微的錯位,骨頭關節移動在零點一公分以內,即使X光、核磁共振都照不出來,報告顯示正常,並不表示病人沒有不適,只要觸診經驗豐富的正骨醫師,都摸得出來。
2.扭傷要復原,最有效的方法是放血,降低皮下軟組織壞死的程度,拔出烏黑敗血,瘀腫立即消去大半,然後用熱薑酒泥外敷,乾了就換,再吃活血通絡消炎的中藥。
3.扭傷絕不能冰敷,倒是可尿加酒敷。若一時找不到人拔罐放血,就先持續敷尿加酒,或薑泥,並用熱薑水加酒泡腳,可以很快復原。
4.尚未康復時,勿進冰冷寒涼,以免經絡緊繃,不利氣血循環。
經此處理,即使腫如麵龜的扭傷,也可迅速消腫,毋須打上石膏。務必建立正確觀念,否則可能越治越糟,烙下痼疾就不妙了。
傷骨,整脊配合針藥復原較快
我喜歡騎馬,也有摔落的經驗。某天上午摔馬,當下還好,因為彼時頗放鬆,但總歸有個作用力,那力道其實不輕。走路如常,只是右後腰有條筋繃得有點緊。吃了四包水藥,其中兩包還全酒煮,緊繃感仍在,晚上讓正骨家傳醫師李興明仔細檢查,說輕微閃腰,第四、五節腰椎往右後方突出,右側髂骨往後傾斜。他幫我整回來,而且是整條脊椎,包括頸椎都處理。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摔跌,可能導致其他部位的代償,出現連鎖反應,所以絕不能只處理患處、痛處。處理完,我立即可彎腰,垂手貼地,毫無所苦。
一位媽媽臉友,沒有看過我的診,但仔細讀過我的文章,熟悉排寒理論。一次女兒遭遇車禍,右鎖骨和右脛骨斷裂,上門牙骨毀損,牙齒斷了四顆,牙床也因重力撞擊歪斜,送醫急救。
醫院的寒涼不在話下,女兒出院後,這位媽媽立即要她配合做到以下幾點:
1.不吹冷氣。
2.每晚泡腳。
3.溫熱杜仲茶隨時喝。
4.早晚各一次油拉漱口,至少二十分鐘。
5.肚臍貼。
每晚睡前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作Y字拉筋。
7.遵守十二字箴言,不吃水果。
8.三餐飲食照舊。
效果很快就出來了,每次回診醫生都問她怎麼保養的?為何恢復得那麼快?當初租用的輪椅,出院不久就棄置角落,親戚借的拐杖甚至一次都沒用。
處置傷科跌損,有幾個重點:
1.若非粉碎性骨折,臺灣有正骨師傅及醫師可找,若有管道,根本不用開刀、上石膏,當然正骨師傅會用他們的方法固定。即使粉碎性骨折,也有中醫處置成功的案例,不是非動手術不可。當然這要整體評估,傷損範圍、是否大出血、患者體氣、後送的時間與空間因素等等。若條件不完備,還是先由西醫處理,術後再由中醫調養。
2.同時吃中藥,復原很快。
3.若無骨折,也要找個可靠的整脊醫師正骨,以免留下後遺症。若一昧止痛,沒及時正骨,久則身形偏傾,恐有壓迫內臟之虞,衍成壞症。
溫通貫穿生活各層面,這是疾病痊癒的密碼。這套排寒理論,沒啥了不起,但若能落實執行,會是一輩子忠實的好朋友。
外傷腫脹千萬不能冰敷,冰敷如同服用止痛藥,會引寒氣入內,徒留寒溼在裡,還會延緩康復,這是殺雞取卵的治療!任何傷損,除非大出血,絕不能冰敷。失治、誤治,不如不治。
扭傷時一般認為廿四小時之內要冰敷,主要目的在於減緩內出血的速度,以及藉由降低患處的溫度來減輕疼痛。
我臨床證實冰敷徒然引寒涼入骨,沒有持續大量出血,實在沒有必要冰敷。用中草藥外敷,消炎解熱鎮痛效果更佳。若能佐以對患處的上游肌肉,作回心方向按摩,對末梢破裂的微血管製造出相當程度的負壓,可使患處瘀血更快吸收代謝。
內容由 三采文化《病從排寒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