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拖延症嗎?總想著還有時間,結果一拖再拖,一不小心就到了截止日......編輯完全懂你的感覺!解決「拖延症」這回事,可不能再拖了,編輯這次介紹《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這本書,用科學改善我們大腦的思考方式,懶人也能變成行動派!
延伸閱讀:再累也捨不得睡?「睡前拖延症」讓你精神差還影響健康,5個改善妙招一次看
祕訣1、麻煩的事情在前一天就先做一點
不拖延做完麻煩事的關鍵,其實就在「前一天」。工作的事可以在前一天下班前、生活的事可以在睡覺前,稍微有點進度或做點準備。
正如漫畫中櫻所做的一樣,如果想計算經費,那就在前一天下班前把收據整理好放在抽屜裡最醒目的地方,或是先輸入第一個項目後再下班。 如果要準備證照考試,那就翻開課本,把文具擺在旁邊後再睡覺。如果要打掃房間,那就在前一天晚上先丟掉兩、三樣不需要的東西,或稍微收拾一下預計要整理的房間,讓打掃起來更順利。
只是一點點小舉動,就能讓你更輕易著手這些容易拖延的事情。這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這可以調降行動門檻。
這與前面提及的「十秒行動」相同,只要採取一點點行動,就能讓不擅長應付「未知」的大腦,判斷這為「已知」的行動,讓大腦與想維持現狀的防衛本能對抗。
第二個理由,這可以縮短實際著手行動的時間。
如果已經做好事前準備,人就能毫不迷惘地採取行動。可以在出現「好麻煩喔」、「今天還是別做了」等多餘想法前行動,就能把拖延狀況降到最低。
延伸閱讀:有結婚拖延症的3個星座男,射手不捨得放下自由的生活
祕訣2、在相同地點做相同事情
每個人都會有不小心就想拖延的工作,或怎樣都沒辦法專注的工作。這種時候,舉例來說,可以決定好「需要專注力的企劃類工作,我只在最愛的星巴克裡做」、「要和客戶約見面時就在沒有人的會議室中進行」等規則後,並盡可能遵守。
像這樣在相同地點做相同工作,就能逐漸讓大腦形成「只要去星巴克,我就能想出企劃案」的既定印象。接著只要不停重複相同行為,就能更進一步強化這個印象,如此一來,一抵達星巴克時大腦就能立刻切換成寫企劃案的模式,便能順暢地開始工作。
這個效果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定錨效應不僅可用在場所,應用在「時間」上也很有效。所以可以決定「平日上午就在公司附近的星巴克寫企劃案」等,連時段也決定好更能加倍提升效果。
祕訣3、當想要培養新習慣時,就把它和既有習慣綁在一起
定錨效應不只可活用在「場所」與「時間」上,也可以幫忙將念書、閱讀、寫日記、重訓等遲遲無法化作習慣的行動養成習慣。具體來說,像是「刷牙後→深蹲一次」、「搭上通勤電車後→打開書」,把一件「想要養成新習慣的事情」和「已經養成的習慣」綁在一起就好。
重點在明確界定出舊習慣的行動結尾,以及想養成新習慣的行動開頭。舉例來說,並非只是「刷完牙後深蹲」,而是「把牙刷收回架上之後,深蹲一次」。
書名: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漫畫版】:透過「小行動」打開大腦的行動開關,懶人也能變身「行動派」的37個科學方法
作者:大平信孝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