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ava.tw/cava2022/news/2025/02/05/1738760474_81355.jpg?w=1)
近期流感疫情升溫,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引發社會關注,讓不少人開始思考:「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打哪種疫苗效果最好?」針對這些疑問,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醫師翁銘佑日前分享了一篇關於流感疫苗的貼文,強調「流感疫苗的選擇很重要,不是所有廠牌都一樣有效」,還點出了1類型疫苗可能存在保護力較低的問題。
延伸閱讀:搞錯重點了?大S流感病逝引爆「疫苗搶打潮」醫嘆:「做這事」才是關鍵
流感疫苗怎麼挑?
![](https://img.cava.tw/cava2022/news/2025/02/05/1738759879_18074.png?w=1)
翁銘佑引用英國疫苗與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的建議,表示65歲以上長者應避免使用雞蛋培養的流感疫苗,因為保護力較差。但問題來了,目前台灣公費提供的疫苗中,只有「東洋輔流威適」不是雞蛋培養的,其餘疫苗仍採用雞蛋製程。至於美國推薦的高劑量(IIV-HD)、佐劑型(aIIV)與重組型(IIVr)流感疫苗,台灣目前尚未引進。
那麼高風險族群該怎麼選擇呢?翁銘佑建議,這些族群應優先考慮「細胞型」疫苗,因為其製程不會影響病毒抗原的表現,能更接近實際流行的病毒株,提升保護力。
他進一步解釋, 雞蛋培養的流感疫苗可能會影響抗原表現,導致與人類實際流行的病毒株不匹配,尤其對H3N2流感病毒的防護力可能僅約33%。
流感與新冠肺炎不同,疫苗不會讓你「無敵」
![](https://img.cava.tw/cava2022/news/2025/02/05/1738759909_18996.png?w=1)
許多人會誤以為得過一次流感,就能對病毒免疫一整年。翁銘佑提醒,流感病毒包含2A1B三種型別,因此即使感染過A型流感,仍可能會被B型流感攻擊,並不代表一年內都不會再感染。
此外,他也提到流感疫苗的保護力介於30%至60%之間,並不是「打了就不會中」,而是即便感染,症狀通常會較輕,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並減少將病毒傳給家人的機率。
疫苗來不及打?快篩、克流感是補救方案
![](https://img.cava.tw/cava2022/news/2025/02/05/1738759924_35306.png?w=1)
由於台灣目前正處於流感高峰期(2-4月),如果家中長輩還沒施打流感疫苗,醫師建議盡快補打,避免感染風險。但如果疫苗已經打不到,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當家中有人出現「類流感症狀」時,應儘早做流感快篩,確診後可使用「公費克流感」。此外,為了避免病毒在家庭內部擴散,醫師也能開立「預防性克流感」給同住家人作為防護措施。
總結來說,流感季節來襲,疫苗是第一道防線,但若來不及施打,做好快篩、藥物防護仍然能降低風險。想要安心度過這一波流感潮,選擇適合自己的防疫策略才是最佳方案!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