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瓜香甜美味、營養價值豐富,是不少女星減重飲食中常見的選擇,同時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來的「十大最佳蔬菜」冠軍。醫師指出,地瓜不僅好吃,還有預防心臟病、控制血糖等5大好處,並揭曉吸收效果最好的「最佳吃地瓜時間」。

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在臉書粉專提到,12月至3月是地瓜的盛產季,地瓜不只好吃,對身體也有很多好處,但要記得吃蒸或煮的原型地瓜,而非地瓜薯條、地瓜球、地瓜圓等再製品,以下列出吃地瓜的好處。
1.預防心臟病
地瓜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而黏性蛋白質等多醣類物質,可防止血管動脈硬化預防心臟病。
2.改善腸道環境
膳食纖維可以促進益生菌的生長,抑制壞菌數量,提升腸道的好菌數量,幫助維護腸道健康,減少腸道問題發生。
3.幫助減肥
地瓜是營養價值豐富的澱粉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很適合取代營養價值較低的白米飯、麵條等,作為主食輔助減肥,但還是要小心別吃太多!
4.控制血糖
地瓜屬於中升糖指數 (GI值大約 69)、膳食纖維豐富也易維持飽足感,較不會引起血糖和胰島素波動,有助於控制血糖。
5.護眼顧視力
地瓜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幫助維持視力,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

除了這些優點之外,地瓜要在什麼時間吃最好呢?根據《健康2.0》報導,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地瓜盡量在上午吃完,因為早上7點至9點是腸胃吸收營養的黃金時段,過了中午12點,新陳代謝就會變差,地瓜的醣分容易囤積,造成身體負擔,最佳時段為上午6點半前吃完,7點以前排便,就能讓小腸吸收地瓜90%以上的功效。

另外余雅雯也提醒,地瓜要避免和柿子一起吃,因為柿子中含有鞣質、果膠,而地瓜中所含的醣分會在胃內發酵,增加胃酸的分泌並與之發生反應,產生沉澱凝聚、硬塊,恐引發胃結石,狀況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胃出血或胃潰瘍。
延伸閱讀:3天減重1.8kg!醫師實測體脂降3% 「瘦身菜單」分享
封面圖片來源:photoAC/Pexels